霜是秋冬夜间因地表温度降到零度及以下,大气中的水气在植物枝叶表面,或砖瓦等不太导热的物体上,凝华而成的薄薄一层疏松而美丽的白色晶体。
霜有许多趣事。首先说说白霜的“千古奇冤”。
霜是我国农作物的一种常见自然灾害。孔子早在《春秋》中就多次提到“陨霜杀菽(庄稼)”。古农书还有干脆把霜称为“杀霜”的,因为“霜打(庄稼)万倾枯”么!其实古人并不了解,霜之所以成灾,并非是由于白霜结晶本身,而是与白霜同时发生的0°C及以下低温,使庄稼细胞水分结冰死亡的结果。所以,我国北方冬季中常有无白霜而仍有严重冻害的情况发生,农民称之为“黑霜”。而且,当大气中水气凝华成霜,不仅不会吸收热量降低气温,反而会因为释放出大量凝结潜热而减缓气温下降。瞧,贡献反成罪状,更是“冤上加冤”!
霜打枝头万倾枯
霜的第二件趣事,是摧残花朵、冻死庄稼的霜,却常被诗人用来比喻人高尚正派的气节和操守。《南齐书·沈麟士传》中有“玉质逾洁,霜操日严”;孔融《荐弥衡表》中有“忠果正直,志怀霜雪”;陆机《文赋》中有“心凛凛以怀霜,志眇眇而凌云”……霜有时也被用来表示威凛肃杀之正气,如古代御史奏章叫“霜简”,御史台叫“霜台”等。大概是因为霜的外表纯白无暇、冰清玉洁吧。
《南齐书》中“玉质逾洁,霜操日严”的沈麟士
霜的第三件趣事,是古人说霜是“天降”的。二十四节气中有“霜降”,古诗中也多有“霜降碧天静”“繁霜降兮草木零”的说法。 也有许多诗用“落”字代“降”。如“天街夜静霜初落”“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还有用“坠”“下”“雨”的:“边霜昨夜坠关榆”“目极江天远,秋霜下白苹”“十月北风天雨霜”……可上下五千年,有谁真正看到霜是晴夜中从天上降下来的呢?既然霜不从天上降下来,也不能从地下冒出来,因为霜不发生在叶面下,只发生在叶面上;看那高高的茅屋上布满了白霜,它们肯定是从别处飞来的!所以古诗词中常有“飞霜”字样:“近来数夜飞霜重”;“飞霜皎如雪”;“茅屋飞霜满,空阶落叶深”……
不过,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如果说霜是从别处飞来的,那它们是谁送来的呢?风?不是。因为古诗中凡出现霜字,常有“静”字伴随。静则无风。因此,有人终于明白,霜是在地物、叶面上凝结出现的。如晋《大寒赋》中有“严霜夜结”;清方象瑛有“霜凝万壑丹”等;“江明初月上,地白已凝霜”,“蒲海晓霜凝马尾”,“石冷霜欲结”等句更点明了霜分别凝结在了地面、马尾和石头上。
实际上,霜既不从天降,也不能飞来,看不见的水汽在低温等特殊条件下就地凝结,聚集在一起变成了可以融解成水的霜。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应该理解为霜的“降临”而非降落。
霜的第四件趣事,是霜可用来表示物体的厚薄。明末抗清将领张别山,在囚中有一首《和浩气吟》,前两句是“连阴半月日无光,草覃终宵薄如霜”,用霜来形容草席之薄。这个用法很新鲜,也很符合实际。因为霜一般是在后半夜才开始凝结,且凝结时间不长;能凝结到地物表面的水汽,也只有贴近地表的薄薄一层大气中的水气。因为夜间大气缺乏上下对流,不能把空中的大量水汽传下来,所以霜肯定是厚不了的。
第五件趣事是霜可以纪年,因为一年只有一个霜季。古诗中最知名的以霜纪年的句子,要数唐刘皂的《旅次朔方》:“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还有“忆别汤江五十霜”“一剑横磨近十霜”“楚国同游过十霜”等等。
再回到“白霜的千古奇冤”来。其实在几千年的历史上,白霜也不是净背黑锅,也有因张冠李戴而冒受“荣誉”的情况。最典型的,是古人认为秋天的红叶是由“霜打”形成的。最耳熟能详的说法要算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此外不乏“黄芦千里月,红叶万山霜”;“秋色何时来,万里霜林丹”;“清霜醉枫叶”;“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红叶万山霜
实际上,树叶变红与白霜本身无关,而是低温使根部吸水并进入叶子中的能力降低,因而使叶绿素生成少而破坏多,花青素(主要是红色)显现的结果。所以,叶子变红常常在气温降到0℃以前就出现了。比如2015年秋,海拔489米的北京延庆气温尚未低于零度,而据报道,海拔比延庆低许多的香山2万株黄栌40%的叶子却早已经红了。
霜因作物冻害而蒙受“千古奇冤”,又因红叶佳景等坐享“百世流芳”。气象学的其他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中,大概再没有像它这样集如此大“功”大“过”于一身的戏剧故事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嫦娥的秘密”(作者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投稿内容:
云南省内外科技类新闻、科普知识、科普图片等与科技有关的各类小知识、小趣闻。
投稿邮箱:27940029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