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湖北日报曾刊发《2.4万吨钢拷问产业链》,报道一件蹊跷事:当年“华中第一高楼”汉口民生大厦钢结构工程被杭萧钢构中标,2.4万吨钢产自武钢、用在武汉,其间却要运往浙江萧山进行加工,往返2000余公里。
汉口民生大厦
报道追问:湖北作为产钢大省,为何钢材加工未能形成产业链?而在浙江这个非产钢大省里,杭萧钢构却从一家作坊式小厂成长为国内首个钢结构上市公司。
从杭萧钢构身上,湖北许多企业看到了钢结构产业的巨大市场潜力,纷纷涉足这一领域。新洲区阳逻经济技术开发区坐拥长江水运之便,利于钢材及产品运输,又与武钢总部隔江相望,成为钢构企业的首选。
2005年,武钢江北基地在阳逻建成,武船重工、一冶钢构及众多中小型钢结构企业入驻,逐渐形成了钢结构特色产业基地及钢铁制品产业集群。
2009年前后,“4万亿”投资拉开了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大量“铁公基”项目尤其是跨江、跨湖、跨海的大型桥梁、城市内部快速路高架桥的兴建,催生了对桥梁钢结构产品的巨大需求。
这一阶段,武船重工、一冶钢构等企业不断增资扩产,中交二航局、五矿钢铁、湖北电建集团、思维众诚、光正钢机、大明金属等公司前来布局。根据阳逻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高峰年份,该区钢结构骨干企业达16家,年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有7家,钢结构产业产值达309.5亿元,钢材深加工量约500万吨。
但从2013年开始,随着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放缓,钢铁行业持续低迷,钢材卖出“白菜价”。一些仅靠加工钢材、赚取加工费为生的钢结构企业开始遭遇寒冬。
日前,记者探访阳逻,发现全区钢结构企业中,大部分钢构企业利润微薄、生存困难。但是,武船重工、一冶钢构、精潮钢构、大明金属等少数优势企业仍逆势增长。
追踪这几家优质企业的发展路径可以发现,在传统桥梁结构市场开始下行时,他们果断转型,最终成功突围。
武船重工:
做大规模求效益
图为:位于阳逻经济开发区的大洋零配轿车零部件冲压车间正在生产。
武船重工是我省最早涉足钢结构的企业,1987年,就曾参与中国首座高层钢结构建筑——京广大厦的钢结构制造。该楼52层,高208米,由日本公司总承包,香港企业制造,武船承担现场装配,获得业主好评。
2004年后,武船重工开始将市场重点放在桥梁钢结构,迅速成长为中国桥梁钢结构前三甲,参与建造的150余座大型钢结构桥梁遍布国内,东起杭州湾跨海大桥,西至拉萨柳梧大桥,南抵广西南宁大桥,北达青岛海湾大桥,并开始迈入东南亚、智利和美国市场。
今年9月,武船重工参建的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桥贯通,进一步奠定了武船在桥梁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据介绍,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一体,长约50公里,总投资729亿元,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基础设施,也是我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武船承建的是桥梁主体约一半的钢结构制造,总重16万余吨,包括长7.154公里的桥面钢箱梁,和江海直达船航道桥的三个主塔。为完成该项目,武船投资7.5亿元打造中国桥梁钢箱梁制造标杆工厂,新建具有我国最高水平的6条生产线。
武船重工负责人表示,前几年庞大的桥梁钢结构订单,使武船积累了强大的技术实力与品牌口碑。6条钢箱梁生产线,更使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较同行可以更快、更好地进行生产、制造。
这些优势的叠加,使得武船重工在面对激烈竞争时,始终能够保持优势,不仅签订了广东西江特大桥、湖北香溪长江大桥、广东清远北江四桥、浙江台州湾大桥、宁波杭州湾新区横江桥等桥梁钢结构制造安装合同,还首次以总包身份承接了襄阳苏岭山大桥项目。
截至11月底,武船重工今年已完成工业总产值19.67亿元,销售收入16.73亿元。
一冶钢构:
专攻“高难度”
图为:位于新洲阳逻的中国一冶钢构公司大型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焊接拼装市政高架用钢箱桥梁。
一冶钢构全称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是最早入驻阳逻的钢结构企业之一。
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涛介绍,从成立至今,一冶钢构的核心业务从大型压力容器扩展到桥梁钢结构、高楼钢结构、空间钢结构和电力钢结构等五大领域,一直保持着持续的研发创新,不仅建成了省级钢结构工程技术中心,还每年投入上千万元科研经费。目前在每一个领域,一冶钢构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产品。
大型压力容器一直是一冶钢构的王牌产品,曾先后承建国内最大容积LNG低温球罐、最大的集中型球罐群、容积最大的丙烯球罐和丙烷球罐、容积最大(1万立方米)真空球罐等项目,多次改写压力容器的中国历史。
从2009年开始,国内能源行业开始面临下行压力,压力容器的需求不断下降。但一冶钢构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仍可不断承接新项目,甚至走出国门,出口到印度、菲律宾、南非、巴西等多个国家。今年,压力容器仍为一冶钢构提供着约25%的业务订单。
在市政设施及高层建筑两大钢结构市场上,一冶钢构专挑别人不能做的“高难度”项目,赢得了大量订单。
2009年3月,一冶钢构首次承接市政项目建设——武汉二环线汉口段金桥大道项目,钢结构总量10万余吨。其中金桥大道高架桥是国内跨度最大、线路最长的城市钢箱梁高架桥。施工过程中,研发团队克服了多层钢箱梁立交安装工法、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应用、拼板过渡大坡口加工等技术难题,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钢结构金奖。
此后,该公司先后承接武汉机场二通道、长丰大道、武金堤项目以及广东、贵州、内蒙、河南等城市的一系列市政项目,桥梁钢结构总量近60万吨。
2013年7月,以一冶、武船为代表的武汉钢结构企业,在与杭萧钢构等国内优势企业竞争中,从中国绿地集团武汉公司手上揽下武汉绿地中心636米高楼的钢结构拼装工程,算是为2004年的失利“一雪前耻”。
上海绿地集团武汉事业部负责人表示,当时绿地考察了国内外几乎所有的一线钢构企业,包括杭萧钢构、精工钢构、宝钢钢构等家,最后,还是一冶和武船这两家总部设在武汉的老牌央企以综合实力胜出。其中一冶就承接了1.7万吨的制作任务。
王涛表示,在钢结构领域,一冶钢构先后承接了北京“鸟巢”、武汉二环线汉口段、汉秀大剧院、636米绿地中心等超高难度项目,树立了“善克难关”的市场口碑,今年前11个月产值超过16亿元。
精潮钢构:
转战新市场
图为:位于阳逻经济开发区的精潮钢构螺旋焊管机组生产线。
武汉精潮钢结构有限公司(简称精潮钢构)是阳逻开发区的一家民营企业,2008年3月成立,目前注册资本1亿元。
公司董事长助理刘珊介绍,企业成立前5年,一直生产桥梁钢结构,附加值低,“阳逻所有钢构企业都能生产,毫无竞争力可言。”
2012年,精潮钢构发现,武汉地区虽然桥梁、道路建设正在放缓,但水运码头和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正不断兴起,对钢结构产品的需求正逐渐往下游延伸。于是,该公司决心投入8000余万元,引入一条螺旋焊管生产线。而当年,公司营收额仅6000万元,“相当于在企业最艰难的时候,用了一年的营收投资新设备,进军新市场。”
在精潮钢构厂区,记者看到,这台螺旋焊管生产机将普通钢卷拉直后推入生产线,像卷纸成筒一样螺旋式地卷起来,同步进行内外焊接,最后形成一个长约45米、直径约1米的钢管。
刘珊说,这台机器可卷出任意长度、任意直径的大型钢管,主要适用于地下污水管网使用,目前已在武汉市汉阳区多个排水泵站使用。如果把钢管插进河床,在其中浇灌水泥,又可以变成大型码头的立柱,支撑整个码头的平台。因距离长江码头仅4公里,运输方便快捷,颇受长江沿线各港口建设企业的欢迎,“长江沿线的武汉双柳、纱帽、黄石棋盘洲等码头,都使用我们的管道。”
目前,在整个阳逻能够生产这种螺旋焊管的企业仅精潮钢构一家,焊管已占该公司整体业务量的75%以上,直接拉动企业营收突破2亿元。
唯创新者方能勇立潮头
2004年,是我省钢结构产业发展的元年,除武汉市阳逻区外,黄冈市团风县也在这一年后开始引入钢构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但时移世异,当年能赚钱的“好买卖”,如今早已被市场淘汰。若始终以一成不变的思路来发展,结果只能是死在寒冬中。
像武船重工、一冶钢构这样的老牌国企,通过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积累技术和品牌口碑,不仅在日益萎缩的传统市场中仍能获得订单与利润,也能在新兴市场里不断寻找机遇,站上“风口”。
像精潮钢构这样的民营新企业,勇敢跳出原有业务的“舒适区”,往产业链的上游或下游去探寻,也能在新一轮市场搏击中找到发展空间。而这一步,显然考量着企业家的眼界与胆识。
参照杭萧钢构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就是创新的典范,近30年始终走在市场发展最前沿:最先上市、最早引入甲骨文的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改革、最早实行股票期权激励政策……且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杭萧钢构就着手开发、推广钢结构住宅技术,目前其钢结构住宅产业规模和技术储备居行业之首,已形成钢结构工厂化制作、标准化安装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市场经济,潮起潮落,唯有创新,方能勇立潮头。这是杭萧钢构的经验,也是湖北钢结构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钢结构住宅将是下一个“风口”
从桥梁到高楼,再到码头、管网,市场热点不断转换的钢结构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采访中,一冶钢构副总经理王涛说,答案就在钢结构住宅上。
钢结构住宅是以钢为主体建造房子,所有金属构件通过工厂流水线制造出来,代替一砖一瓦的现场垒砌,类似于“搭积木建房子”。
据介绍,钢结构住宅是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结构之一,与传统的钢混结构比,其建筑材料70%可回收再利用,减少建筑垃圾2/3以上,施工占地、噪音、现场用水、用电均减少一半以上,且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但因其成本高、墙体维护困难,在中国普及率不高,占全部建筑的比例不足5%,而发达国家则达到了50%以上。
今年,,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这一产品有望迎来市场爆发。
目前,在国内钢结构住宅建设领域走在前列的仍是杭萧钢构。其使用最新技术建设一栋32层的高层住宅主体结构,只需60个工人工作58天,就顺利完成封顶。而传统方式需要约180名工人、6个月左右才能完成。
王涛介绍,此前一冶钢构在高层建筑钢结构上已有积累,几年前就开始对钢结构住宅进行重点技术攻坚,其设计住宅将实现柱、梁、墙集成化拼装,明年将在厂区内试制钢结构住宅,一旦试制成功,企业将与政府进行战略合作,运用与棚户区改造等项目中去。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成熔兴、王哲
通讯员:程书雄、陈媛、梅涛、方荣
相关链接
江北铁路断头5年 武汉新港“最后一公里”转运成本超过千里水运价
? 关注“阳逻在线”(yangluo_cn)让你更了解阳逻!
☎ 联系电话:027-89130199、18071033366
?小编微信:A89130199(小编朋友圈不定期有福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