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东非两个“尼亚”,“”的意愿如此之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阿非利加”洲的意思是“阳光炽热”之洲。“阳光炽热”的非洲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但也曾饱经苦难,直到今天仍在承受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过高等“炙烤”。


8月,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参加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与环球网主办的“网络名人环球行”,随多位中国网络名人走访东非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伴随我们跨越5个时区、一万多公里距离的,还有对这片大陆一连串的“中国式好奇”:非洲整体的发展因何缓慢?中国的帮助和经验能给非洲带来什么?中国真能帮助“向东看”的非洲崛起吗?至少,在坦肯两国,当地人对中国十分期待。




8月10日,坦桑尼亚总理马贾利瓦参观中资企业东奥服装厂。


肯交通部长:“中国援建的铁路会比飞机还快”


本次赴非“网络名人环球行”代表团成员中,既有驻非洲多年的老外交官,也有初次踏上这片土地的媒体人。对所有人来说,“慢”是大家在非洲的共同体会。在坦桑尼亚,从达累斯萨拉姆的机场乘车出发,沿着向导口中所说“最繁华”的省区道路前行,重型集装箱货车、卡车、私家车、摩托车在争夺着有限的空间——一条不长的柏油双向车道——20公里的路程颠簸着走了两个多小时。当地向导说,车和人的数量比过去增加很多,但基础设施却没什么改善,交通堵塞成为常态。肯尼亚也是如此。肯尼亚交通部长马查里亚到肯第二大城市蒙巴萨出席“中非媒体智库研讨会”时迟到了,原来他清晨5时从首都内罗毕乘飞机出发,但赶上航班“正常晚点”,原本只需要1小时的行程用了5个多小时。马查里亚部长说,等到连通两座城的蒙内铁路完工,坐火车全程也只需4小时,到那时“中国援建的铁路会比坐飞机还快”。


除了“慢”,多数非洲国家的贫困和发展缓慢也令人深有感触。代表团成员延参法师表示,非洲的原始与贫穷最令他触动,但当地人丝毫不缺少满足与欢乐。据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了解,肯尼亚当下贫困率和失业率均在40%以上。世界银行今年的报告显示,目前肯尼亚青年人失业率约为17.2%,是其东非邻国坦桑尼亚的近3倍。而肯坦两国已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公认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网络名人环球行”代表团成员、香港卫视副台长秦枫说,过去十年间她去过多个非洲国家,没有看到想象中应有的发展,“慢,似乎是常态”。 “慢”和“穷”的非洲并不缺劳动力。此行中,总能看到无所事事的青壮年男性,有的闲坐在路边的旧轮胎或树墩上,有的漫无目的地溜达。有人说,这些年轻人缺少一技之长,而就业增加的速度跑不过人口增速,因此失业率不断被推高。非洲有大片闲置土地无人耕种,而大量年轻劳动力荒废,让人感到惋惜。,少数几个非洲国家已发展起来,但非洲整体未来还是会比较落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换个角度看非洲未来,他表示,在中国人眼中,正是因为存在太多“不完善”,非洲才会是一个充满机遇、大有可为的地方。


西方殖民者的“后花园”开始向东看


中国人看非洲充满机遇,。肯尼亚是东非交通枢纽和金融商贸中心,气候宜人,景色优美,被殖民时期有3万户英国人居住在这个西方国家的“后花园”。刘贵今谈起有着“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内罗毕说:“上世纪70年代我来内罗毕就是这样,现在还一样。当时中国人来这里算开眼界,而现在,成了这儿的人去中国开眼界。”历史上,肯尼亚在意识形态上亲近西方,但这样的状况正在改变,越来越多非洲精英意识到,现在到了“向东看”的时候。乌干达《新愿景报》记者塔代奥·布万巴莱告诉中国“网络名人环球行”成员:“西方对非援助机制不合理,,并要求签订只对其有利的不公平贸易协定,这样做无助于解决非洲发展落后的现况。同时,西方也不愿意帮助非洲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以及能源等关键支柱产业。这些因素都导致非洲转向中国。”大量中国基础设施的出现,如同在沙丁鱼中扔入一条鲶鱼,正在提升非洲的发展速度。在肯尼亚,当地人告诉记者,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回故乡肯尼亚访问时走过的公路、演讲时用的大厅都是由中国建造的。


坦桑尼亚外长马希加在谈到中坦合作时表示,相比西方,“中国从不干涉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尊重非洲国家人民的选择”。据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显法介绍,这样的转变近几年也体现在肯尼亚媒体上。这些肯尼亚媒体自己采写的有关中国的报道越来越公正、客观,对中国的了解渐渐深入。两年前,肯对华报道还以负面居多,且多是援引西方报道。随着对华报道的客观,非洲民众对中国的钦佩之情逐渐加强。此行中,肯、坦两国政府同中国代表团交流时积极性很高,都表示“希望把官员送到中国学习”。两国对中国实现工业化、自贸区建设、吸引投资、扩大就业以及改善基础设施等问题十分感兴趣,渴望真诚与中国探讨发展之道,学习中国模式。


在中非媒体智库研讨会上,,引用其中的内容,并表示他每周都要在当地媒体上发表一篇评论中国治国理政经验的文章。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看到,姆加斯利还做了很仔细的读书笔记。在非洲,越来越多的“姆加斯利们”在认真地学习中国。谈到这样的变化,肯尼亚交通部长马查里亚的观点是,“因为发展是非洲第一要务”。还有非洲友人说,非洲学习西方走的民主道路,但正慢慢变成“一袋米的民主”,就是说老百姓要吃饭,谁出一袋米就可以决定他把票投给谁。国家在大选中耗费巨大精力,可发展节奏却慢了下来。“网络名人环球行”代表团成员、,,要么是从殖民时期延续下来的,要么是受西方影响、按西方模式建立的。这一套制度碰上了非洲的人文环境和传统,水土不服。中国的崛起、东亚国家的快速发展,打开了他们的视野。




“守护中国人修的铁路,就是守护正义”


“我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有关坦赞铁路的广播中知道坦桑尼亚的。先知道铁路,然后了解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国家。”“网络名人环球行”代表团成员、央视前主持人敬一丹这样说。虽然这是她第一次来非洲,但透过众多中国人、中国企业和中国元素的存在,让她感觉到坦桑尼亚与中国紧紧连在一起。从坦赞铁路到蒙内铁路,从当年修铁路的中国工人到如今管理施工项目的中国技术人员,两条铁路呈现出两代中国人不同形象,也代表着中国在非洲的发展进程变化。用“铁路是铺在大地上的纪念碑”来形容中国几代人在非洲工程建设中做的贡献最为形象,这些钢筋水泥项目成为中非的情感纽带。央视主持人劳春燕还注意到中国路桥工程对当地雇员生活习惯的改变。因生活条件差,许多当地人原来一天只吃一顿饭,被中企项目雇用后,中国营地出资,要求当地雇员每天“认真”吃三顿饭,确保有充足的干劲完成工程。


不论在肯尼亚还是坦桑尼亚,从路人嘴里蹦出一两句中文不算新鲜事。两国机场和海关邀请孔子学院的老师为员工开设中文学习班。。一名肯尼亚学者说,晚上回家看CCTV NEWS是他学习中国的必修课。在肯尼亚,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还走访了中企四达时代,这家公司已是非洲影响最大的数字电视运营商,在非洲3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在四达时代的客服营业厅,《环球时报》记者看到正在播放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画面,配音是斯瓦希里语。依靠四达时代“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肯尼亚电视台播放的译制连续剧《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还讲起当地口音的英语。据说,肯尼亚人最爱看的中国电视剧是《媳妇的美好时代》,看来婆媳难题是世界性的。


“谈到中国,你想到的第一个词是什么?”此行中,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这样问不同的采访对象。肯、坦两国政府官员说是“发展”;企业家和学者说是“技术”,而工薪阶层对中国的认知是“建设”。在肯尼亚焦莫肯亚塔国际机场,一个搬运工得知记者来自中国,用英文脱口而出:“中国,好朋友!帮我们修建了公路、大桥!”在中国路桥蒙内铁路项目沿线,记者遇到一名持枪守在山坡上的肯尼亚铁路警察,他一天要站12个小时负责项目的安保,而他的家就在铁路项目沿线。谈起该项目某一标段前不久发生过沿线马赛人袭击中国工人的事件,这名警察说,这种情况实在少见,铁路给沿线居民带来很多好处,工程征地有不少补贴,而他的安保工作每月能拿到近2000元人民币的工资,这在当地已经非常可观。他一再表示:“更重要的是,我从小就梦想着身穿制服保护正义。现在中国修铁路给当地解决出行混乱的问题,还带来收益和发展,这是正义的事,我每天守护这里都很自豪!”在一家中国驻肯安保公司任内部协调员的吉尔贝·查尔斯说,他觉得中国很“自由”,中国企业家和华商有着“友好又较高人一等的雇主形象”,到任何地方都会受到特别关照。


谈到中非合作的长远发展,,我们中国人常说,要想富、先修路,但在非洲,中国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光修路还不够,还要帮助非洲人学会维护好这条路,用好这条路,并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秦枫认为,很多非洲人甚至是精英领导层依然认为中国理所应当要援助非洲,其实,中国对非洲是要“授之以渔”,不是“授之以鱼”。非洲想要发展,还是要依靠自身。


在对非交往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肯尼亚的一些村民说,买到假冒伪劣的中国货,“便宜但质量差”。有的人说完还撇着嘴向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摇头。丁刚认为,中国过硬的基建与工程技术本身就在“打造”着当地人的对华认知,这是中国留给非洲民众的正面形象,但也要注意,很多中国假冒产品正在侵蚀着普通非洲人对中国的看法,要尽量减少这些负面形象。同时,中国可以通过对非制造业的投资和技术帮助,培育当地发展制造业所需要的工作精神。


来源:环球时报


往期精彩回顾


3:2险胜中国后,韩国队就这样被思密达网友骂死了……


印度要建时速500公里高铁!网友:嚯~


韩军人士:十年后的中国海军力量,想想就令人害怕


昨天,越南走进了毛主席纪念堂…


因支持中国遭越南网民辱骂,柬埔寨首相:我不是越南的傀儡!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