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日昌(1823至1882年)字禹生、再生,号持静,丰顺汤坑人,早年是惠潮嘉兵备道署中文职人员,,得到清政府的破格提升,,继续与太平军作战,先得到曾国藩的赏识和提携,后来又得到李鸿章看重,同治元(1862)年主持上海机器局(今江南造船厂),后升直隶州知州(五品),同治四年任两淮盐运使(四品),,三品)当时才四十五岁,光绪元(1875)年任船政大臣兼福建巡抚(从一品),四年后回揭阳养病,两年后被任为直隶总督(正一品),任命书到时他已去世两天了,时年六十岁。
自上海开埠后,,上海的潮州路也被改名为肇周路,今上海有广东路和汕头路而无潮州路。)当时上海青帮和红帮势力很强,潮州人自成一帮,故被他们仇视,大境路当年至今是菜鱼肉市场,他们就把垃圾都倒在潮州会馆门口,后来垃圾堆积如山,又脏又臭,会馆出入只有一条垃圾中的小路,,而小刀会首领刘丽川是广东人,有四成小刀会员是潮州人,,只好请江苏巡抚丁日昌设法,请这条强龙来压地头蛇。
丁日昌为了给乡亲撑腰,便想了一计,他指示上海县说因梦见马祖指示:每三天巡抚衙门要到大境路天后宫进香,这可急坏上海县,马上叫青帮和红帮的头目来,交代他们要把大境路打扫干净,今后也不可在天后宫前堆垃圾,以免得罪天后和巡抚衙门,丁日昌届时也没有去,叫上海道道台代他去,从此大境路潮州会馆前一直干干净净,当地潮州人至今还流传这个“强龙巧压地头蛇”的故事。
同治四(1865)年即天京陷落后隔年,太平天国最后一支部队:康王汪海洋部进逼饶平三饶,潮州副总兵方耀从大埔带兵阻击,后与湘军鲍超部在五通庙全歼汪海洋部队,。垂帘听政的慈禧决定召见方耀,,方耀可能是广西人,便问:你可是广西方耀?方耀不识好歹,就说:不对,臣是广东方耀。慈禧最恨人家指出她的错误,本要把方耀斩首,但念他有功和无心顶撞,便励声喝道:无礼!吩咐太监带他去习礼亭习礼三月,再来朝见。
方耀虽是一介武夫,但“牛皮灯笼——肚内光”心里明白,如果是广西方耀,也难免一死,因为明摆着就是欺君,真是“猫鼠入竹筒——双头死”,他坐卧不宁,当时正好丁日昌任直隶州(北京市区)知州便找他设法,丁日昌教他一计,方耀便眉开眼笑,慈禧再召见方耀时又问:你岂是广西方耀?方耀马上答道:是,臣正是广西毗邻的广东方耀。慈禧很高兴,认为他很聪明,任命他为南(雄)韶(关)连(州)镇总兵。这就是“丁日昌计保方耀头”故事。
清末时台湾为福建的一府,丁日昌任福建巡抚时于光绪二(1876)年十一月十八日到台湾视察,次年三月二十七日离开台湾,四个多月间走遍全岛各地,对开发台湾矿业,兴办轮船和火车等交通设施,减免渔业税,设立少数民族学校等都有全面规划和实施,给台湾人民很大鼓舞。
丁日昌也富有军事才能,在训练部队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独创性,编辑有《百将图传》作为教育士卒的教科书并在当江苏巡抚时实施,强调“鼓其智勇,运其器法。”还编有《炮火图说》和《西法兵略七种》以研究外国军事理论及实用。还编《地球政要通考》成为外交基础资料。在病危时还口授奏书,请政府注意英、俄、法和日本瓜分中国的野心。可见其对外观点是爱国和积极的。
今在揭阳市榕城区西马路居民区有人民会堂是丁日昌的府第,建于光绪初年,总面积为四千一百平方米,是四直巷、三进厅和两天井即四马拖车式布局的中轴线对衬建筑,府门为石库门,大门担柱为八棱二字础,中厅和后厅都为三进间,明间主柱是呈棱形鼓座复盆础,其余都是方柱矮瓜座工字础,顶为七架梁的瓜形挂顶横架穿插板结构,由于是晚清建筑而少装饰。
在榕城区东门南侧的百兰公馆也是丁日昌的公馆,现保存有两层楼房结构的藏书楼,他藏书达四万卷,有宋元本达百余种,是粤东最大的藏书家。在榕城东门南面有他的花园,他也重视教育,当时曾支持揭阳县建有二厅二楼三十二教室的读书场所,在重修关帝庙时还奏慈禧请她题匾,这些都是弘扬地方文化而做出的贡献。
作者:蔡绍彬先生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查看更多俗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