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原平乡村记忆:算盘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欢迎投稿

讲原平故事,传文化精魂。

长期征稿,附带图片,原创首发。

《原平故事》,原平人最该关注的公众号。

《原平故事》,弘扬原平地域文化的公众号。

邮箱:718070459@qq.com  微信:zhtixj

作者:我为书狂



升了三年级,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说:“明天开始学珠算,家里有算盘的就拿来,没有的叫大人想办法!”教室里一时喧哗起来,惹的张老师直拍教桌。


第二天,真的上开了珠算课。张老师把个黄框子、绿珠子的教具算盘挂在了黑板上方。有的同学还真从家里拿来了算盘,噼里啪啦乱响一气。我把这事给忘了个一干二净,竟然一点没感觉懊恼,只是好奇黑板上挂的大算盘,珠子拨上去为啥掉不下来。


一直到下了课,我也没搞清楚算盘珠子掉不下来的问题,反倒让张老师给吃了三个“记性馍馍”——结结实实领了三个大手板——再拿不来算盘还会有比这更好的惩戒。


没法子,回到家我赶紧对父亲说了算盘的事,父亲也没有这个东东,只好向爷爷求援。当时,爷爷刚刚给烟锅里装了一撮旱烟,正摸索着用火镰打火(那时,使用火柴已经不太难了,可爷爷还是节省着用火镰戳火)。父亲见状,接过火镰帮爷爷打着火、点着烟。爷爷深深地吸了一口烟,习惯地把目光投向空中,尽管空中啥也没有。他慢悠悠地说:“算盘肯定是有,我找找吧!”然后,开锁进了南房里。


南房,是爷爷奶奶的库房,旧式的窗户,没有玻璃,黑洞洞的。我从来也没进去过,也不见父亲进去,很神秘的样子。后来我才知道,那房间里,除了一些生活用具,无非就是一些旧年老东西,并没有可以让人惦记的物品。



大约过了一袋烟的工夫,爷爷终于从南房里出来,手里多了一个算盘,一个个头不小的算盘。


爷爷把算盘递到我手里的时候,我突然感觉我像是接过了一个古代。那算盘差不多有尺半长、八寸宽,看上去是半新旧的模样,但透出了一派沧桑。除了“其形长方,周为木框,内贯直柱,十五档,档中横以梁,梁上两珠,梁下五珠”的直观形象外,与其它算盘不同的是,它有一个完整而严实的木制底板,上下并不通透。



在第一堂珠算课上,张老师就说:“算盘的发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东汉时就有记载,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后人解释为,把木板刻为3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颜色来区别,后称之为。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珠每珠当一由于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


母亲把算盘上的浮尘用抹布擦干净,才由我继续把玩。我把算盘翻过来放在炕席上,用手一推,下面那数十颗珠子马上变成了车轮,浩浩荡荡地向前开进。真的太好玩了!那底板平展展的,完全可以载物。我把元宝、毽子等玩具统统放置在上面,再推动这一“大型载重车”,那些“轮子”好像不堪重负地发出了吱呀声。



我不知道我的祖先中的哪一位使用过这把算盘,也不知道我的叔伯姑姐哪一位用这个算盘学过珠算,反正这个算盘到我手里后,成了我的一件新玩具,打算盘却学的并不利爽。


那段日子,从我们的教室里传出的大多是背口诀声音:

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

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

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

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

五上五,五去五进一

六上六,六去四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

七上七,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

八上八,八去二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

九上九,九去一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


我也跟着大伙使劲背,背诵的还算顺溜,但是总感觉这里头道道太多,不仅不好理解,就是伸出来的三个指头也难以各负其责地拨拉对那算盘珠子。



我发现,班里不仅仅只有我学珠算比较费劲,还有那几个差等生更有意思,脑子稀里糊涂,手里稀里哗啦。万梅和顺有打架时,就用算盘当武器,在一阵颇有节奏的响声过后,其中一个算盘经不住磕打,散架了,算盘珠珠骨碌了满满一地。


上了课,张老师狠狠地训了一顿打架的万梅和顺有,并再一次重申珠算的重要性:“算盘,已经伴随我们中国人走过了1800多年的岁月,算盘看似简单,却有着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器’。‘算珠上下翻飞,珠声疾如骤雨。’在中国古代,打得一手好算盘曾是账房先生的看家本领,我们同学们的爷爷辈、老爷爷辈,有不少当过账房先生,而且打得一手好算盘。”


我一分神,脑子里想到一个场景:在高高的柜台上,一个戴瓜皮小帽、穿对襟马褂、留山羊胡子的小老头,低头打着算盘,嘴里念念有词。



突然,头皮遭到轻轻一击,一个粉笔头掉了下来。张老师喝道:“现在开始背减法口诀!”


教室里立即响起了朗朗背诵声:

一下一,一上四去五,一退一还九

二下二,二上三去五,二退一还八

三下三,三上二去五,三退一还七

四下四,四上一去五,四退一还六

五下五,五退一还五

六下六,六退一还四,六退一还五去一

七下七,七退一还三,七退一还五去二

……


就这样难一天、易一天,我们大部分人总算学会了算盘上的加、减、乘运算,还有几个依然没学会,只好那样了,人家永远也学不会,谁谁谁也没办法。这时,我们面临着学除法,这是珠算里最难的一个部分。


母亲对我学珠算很重视,专门把姥爷请来家里住,安排在黑夜教我打算盘,而且重点是归除法。


姥爷是个小老头,个头不高,目光如炬,说话悠悠慢慢,很和善的样子。听父亲说,姥爷早年在绥远做买卖,属于走西口过去的小掌柜,开着面店,生意不错。后来,三七年事变,日本鬼子打进了中国,他才把店铺收拾了返回老家。当过掌柜的姥爷,当然打的一手好算盘,计算起来精准、快捷,一下也不用看算盘,那珠子在手指灵巧的拨动中有规则地上上下下。遥想当年,姥爷学徒时,一定是眼瞅着账本,手拨着算珠,昼夜勤学,不断苦练,才对算盘了如指掌的。



记得姥爷好像住了半个月,我也就学了半个月珠算。姥爷手把手教我“打归”,让我熟记口诀和步骤,每当那时候,姥爷是十分严肃的,我心里必然是忐忑的。所以,魂不守舍、手忙脚乱时,免不了被姥爷用扇子敲手背。


就这样,我每天的任务就成了背诵61句九归口诀:

一归:逢一进一,逢二进二,逢三进三,逢四进四,逢五进五,逢六进六,逢七进七,逢八进八,逢九进九

二归:逢二进一,逢四进二,逢六进三,逢八进四,二一添作五

三归:逢三进一,逢六进二,逢九进三,三一三一,三二六

四归:逢四进一,逢八进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二,四三七

五归:逢五进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归:逢六进一,逢十二进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二,六四六四,六五八

七归:逢七进一,逢十四进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二,七四五五,七五七一,七六八

八归:逢八进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二,八六七四,八七八

九归:逢九进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好家伙,这61句口诀可真不是好玩的,脑子再好的人相信也能把你绕晕整昏。再让你每天翻来覆去背背背,看你还有兴致绕天世界撒欢儿吗?


但是,姥爷这半个月的辛苦还是没白下,我学会了“打九归”,就连最难的四、七归也闯关成功了。由此,我很是兴奋了好久,俨然一副“学会四七归,走遍天下不吃亏”的得意。


那时,感觉到学习珠算的过程相当漫长,好像许久许久才过去。再后来,对于珠算并没有认真复习过,实际运用更是少之又少,时日一长便记忆模糊了,几十年过去终于忘得一干二净了。


我没有仔细看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据说画赵太丞药铺就有一架算盘,那可能是史上最早的算盘了2013年,珠算申遗成功,曾经黯然失色的珠算似乎有回到人们视野中的可能。眼下,有些城市出现了珠算博物馆、珠心算学校、珠算课外兴趣班、珠算校本课程,这是对珠算文化的必要尊重和传承。


我知道,珠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种,它蕴藏着的深厚内涵精神值得我们守望。我的那把老算盘现在哪里,它还好吗?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蓝字:

原平乡村记忆:办醋

原平乡村记忆:糊窗

原平乡村记忆:针线笸箩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