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杀生
杀生在一切行为中第一等折福份。买肉吃勉强可以,但万万不可买活物杀死做菜,活活煮死一命,削禄百善。即使虫蚁也不能伤,教育子女小时候不玩杀虫蚁鸟雀,他的福份就不会折损,寿命就不会短缺。
▌2、发脾气
女子温和不发脾气,儿女必不夭病,健康长大;脾气特别大的女人,生儿易夭折,或多病。因为一生气,乳汁即变成毒汁。所以说,发脾气是一切神灵都救不了的。
发脾气叫做火烧功德林,一把怒火把一切福德烧尽。对普通人发气一次,毁灭小福德;对父母、长辈、大德、君子发怒,毁灭大福德。抵触顶撞父母,怨恨发气,是福薄命浅的最明显特征,世界上最没有福气的,就是这两种行为。
▌3、抵触顶撞父母长辈
抵触顶撞父母是非常损福败禄的事,无论求什么,必定求不到,万求也枉然,因为积福没有损福快。工作、姻缘、办事不顺,马上反省抵触顶撞父母上司长辈,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如果工作不顺,感情痛苦,办事阻碍大,马上软语好物孝顺父母,父母若欢喜,一切天人鬼神都会来护持你。
不抵触父母的人,工作顺利,良缘佳偶。从小不抵触父母师长的人,从小不抵触顶撞父母,就算出身在最贫穷最晦戾的家庭,都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用钱财供养父母的人,将来必定会富有,孝顺父母但不用钱财物品供养父母,做大官也会缺乏财富。
▌4、怨天尤人,搬弄是非
宣扬别人过恶,嫉妒讽刺挖苦他人,脏话骂人,这些损伤天地的德气和和气,财气全被毁灭,如果没有父祖的资财庇荫,贫穷是一定的,办事不顺。怨天尤人一次,削禄三善。遇到逆境不怨天尤人,必有后福及子孙兴盛。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养天,才能得天独厚。说是非,是破坏天地的德气,引起鬼神怨憎,诸事不遂。
嫉妒讽刺挖苦人,挖苦别人什么,自己将来就怎样,脏话骂人,比这更糟糕。
▌5、炫耀自己
炫耀自己,在什么地方自满,会招来人天鬼神嫉妒破坏,所以炫耀什么,将来就在什么地方失落。
▌6、说人坏话,搬弄是非
说人坏话,这就已经伤了天地间的和气,而招鬼神的降祸。而且,将一些杯弓蛇影,恍惚无凭的谣言加以夸张、添醋,讲得如同目睹一般,使被说的人气愤得忍耐不下,致抑郁难言。他这口怨毒之气历劫难消,岂会没有索报之日?
天地既生发滋润万物的药草,也生发毒害万物的毒草;天地养育善人君子,也养育小人;日月从来不是只照耀善人,不照耀恶人的;海水从来不是只收纳清流,拒绝污流的;不管我有多少过错缺点,天地日月从来不曾要求我丝毫,所以我不可以要求他人,不可以排挤伤害自己认为的小人、恶人。
所谓「厚德载物」,容不下恶,就不能载物。物,就是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姻缘好,人缘好,身体好,一切好。论语说:「泰山不辞土壤,河海不择细流。」这段话说:为人要善于接受所有的人,对于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要兼收并蓄,才能成就自己。
▌7、邪淫,万恶淫为首
常犯邪淫(邪淫指不正当的夫妻发生性关系,手淫,意淫,看等)的人,消损福报特快。一般多见今世讨人厌,伤身败德,消减利碌,感招不如意姻缘,家道衰落。更可怕是来世恐堕三途,受雀鸽鸳鸯报或感招地狱所报。
宜昌市沮水两岸有大约二千座悬崖石窟,不知何人所修,何时所修,何法所修,何种用途,多年来被传为万窟之谜。经过笔者2002年的两次田野调查,初步认为这些石窟的主要功能是道教清修与神灵祭祠。石窟的年代大约从隋唐到明清,也有早至魏晋的。 一、历史与文化 当阳与远安位于沮水中下游,荆山的南部余脉,是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区。这个地区古属“西陵”,历史悠久,文化繁荣,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与著名人物在这里出现。黄帝创造了农耕、舟车、历法。他的妻子西陵氏嫘祖创造了养蚕织丝。据说嫘祖是远安县苟家垭人。苟家娅至今还有嫘祖庙、嫘祖塑像、嫘祖街。商周时代这里是权国所在地,公族为子姓,是商代中后期南迁的殷人。国土虽不大,国力却较强。这个时期,这里也是楚国的中心地区。西汉末年,当阳绿林山爆发绿林起义,起义领袖是王匡、王风。明末与清代,这里再次成为军的战场,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在这里打仗,。 魏晋以后,沮水成为宗教的圣地。在当阳,有被誉为全国第33洞天福地的紫盖山,著名道士葛玄曾在这里炼丹,留下了当年炼丹的古井。在远安还有道教圣地小武当鸣凤山。 2002年的冬天,笔者在沮水考察了几百个石窟。 根据我的考察结果,沮水流域的大多石洞石窟,主要与道教有关,也有少数与有关。这些石窟群主要分布在远安鸣凤山、鹿苑寺、当阳清溪山、岩屋庙等,下面分别叙述。 二、鸣凤山、鹿苑寺的石窟群 鸣凤山在远安县城西三公里处,是一个道教圣地,当地人称小武当。山半腰有一巨大石窟,称云霞洞,有宫观修筑于洞口。石窟本为天然岩洞,后人工凿成。同治《远安县志》“云霞洞石碑记”:“昔之小有观者,今辟而为一大洞天矣,于中更堑一洞,深可一丈,广可十尺,道人身坐蒲团。” 比云霞洞低一些的山半腰处,有一处华仙洞,又称大仙洞。洞内分为前后两窟,前窟正中有一神台,供奉着玉皇、真武等道教神仙。神台周边的石墙、石梁、石柱上,有多处精美的摩岩壁画。雕刻的神仙人物有全真七子和杨二郎等,极有艺术价值。后窟是一个居室,目前一个正在修行的道姑住在这里。此道姑法名洪世真,俗名洪佑辉,1958年出生,远安县洪家村人。1998年开始住在石窟中修行,已有五年时间。入住前,请人在石洞前加盖了大约两米长的砖瓦房,使石洞前窟的面积增大了许多。华仙洞旁边的悬崖上刻着太极图案和三个巨大草体字:大局在。 从华仙洞再往下走,山脚边的石壁上有一排神像小石洞。大约五个,每个深一米、高一米、宽一米,每个洞里面有一个神台。因为年代久远,四个神台上都没有神像。有一个神台上供奉着神像,神像前摆着三个香灰盆。从这一排石洞的地方跨过一条小河,来到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的小院落后面,有一个石门,门的上方写着三个字:华真洞。从石门走进,发现是个石窟。经测量,高2.5米,深3.3米,宽4.3米。正中位置有一个神龛,可以模糊看出神龛里的石壁上刻有天神二位。在一面墙上刻有碑文:“署远安县知县孙绍棠,奉慈母刘太孺人命,开镌此洞,为全真华正纲栖鹤之所。大清道光十二年孟夏月吉。” 从这段碑文看,这个石窟开凿于清道光十二年。是知县为完成母亲的心愿而开凿的,目的是送给全真派道士在洞内修行打坐的。 从华真洞走出,顺着山脚走十多米,见石壁上有一处长五米、高三米左右的神龛。这种神龛开凿不深,上方一般有凿出来的直线或弧线造型,或整个神龛被一个三角造型包围。神龛正中位置一般有摩崖神像雕刻,但由于这里石质不够硬,能够保留至今的不多。再往前走,远远望见半山腰处有两个并排的石窟,有人介绍那是全真道士修行打坐的地方。 远安县西北有鹿苑寺,其前身相传为“招仙洞”。在招仙洞下面约一百米处,悬崖上有三间石窟,内部互相连通。在招仙洞对面的山半腰处有三间石窟,被树木几乎将洞口掩蔽。在出山口处的半山腰上有九处石窟,一字排开,内部连通。有人说这些石窟是道士修行打坐的地方,也有人说它们是道士躲避兵匪之乱的地方。在它们的下面有一个一米见方的石洞,洞的上方有一个圆弧造型,洞内的神台上空无神像。通往这座神龛石洞的石壁上凿有石梯,供信徒前往烧香敬神。在这座方形石洞不远的河边石壁上,有一处长形石洞,宽约两米,高约一米,深约半米。石洞上下各凿有一直线造型神像。长形石洞内可能曾供有神像,现在却空空如也。 在远安县城南五公里处的花林寺镇,沿沮水有大量的石窟群。在镇口马路边一间居民的屋后,有一处石窟。窟内高1.8米左右,深2米,宽3米。正中石壁上有一个一米见方的神龛,神龛上有神像雕刻的痕迹。当地人把石窟称为岩屋,把这种敬神烧香的石窟称为岩屋庙。 三、岩屋庙、清溪山、百家洞的石窟群 在当阳市城西大约八公里的公路边,沮水顺着公路流淌。在岩屋庙村黄鹄滩,有一座石山,半山腰凿有一排石窟。靠沮水边的第一个石窟,有一条很窄的石梯通往山下,但在距离地面一米多的地方就没有了。我爬上石梯的起点,经过三十多级的攀登进入石窟。这座石窟有七间房屋,每间房屋有一石窗采光,相互之间有门连通。在一间石窟里,我发现墙上有壁画。一处雕刻着诗与画,诗有四句,模糊不清,前两句大概是:“百里溪途到此山,春山清水望西沉”。壁画是花盆里亭亭玉立的一枝兰花草。另一面石壁上也有画,也是花盆里的兰花草,草上立玄鸟。 离这七间石窟不远的石壁上,有两个并排的神龛石洞。洞不深,一米见方。两个石洞内正中都有神台,一个神台上有神像,另一个神台上的神像被毁了。神像的底座是莲花状,头部受损,体形苗条,有可能是女神。洞外石壁上有雕刻的图案,图案是圆形, 中间是道教阴阳鱼太极图,外周一圈由八卦组成。1994年4月16日《光明日报》报道:“考古工作者日前在沮河中游发现一组大型石刻壁画及文字,为解开沮河两岸石窟之谜,提供了新线索。”这个发现大约就是岩屋庙的壁画与文字。 清溪山在当阳市城西北二十公里处,是石窟比较集中的地区。鬼谷子洞,传说是鬼谷子修道的地方,在清溪山悬崖上,悬崖下面的峡谷称鬼谷。鬼谷子洞本来是半山腰的一处天然洞穴,后在洞口处修了山门与修道房舍,成为石窟,石壁上嵌有多块碑文,鬼谷子是道教十分推崇的人物,《仙传拾遗》:“先生凝神守一,朴而不露,在人间数百年,后不知所之。”同治《远安县志》:“鬼谷子,春秋鲁平公时人,姓王名诩,居清溪之鬼谷子洞。常入云梦山,采药得道。”史籍记载,弟子中以纵横家苏秦、张仪最为有名。 在清溪村一带,发现不少道教石窟,即岩屋庙。这些石窟一般修在山脚,或离地面不太高的石壁上。如在清溪二组的村后有一座山叫庙岗,因庙而得名。这个庙就是一个石窟,离地大约两米,两边修有石台阶,石窟只有一间房,大约五平方米。正中一个供台,两边墙上凿出两个神龛。 在绿水村村外的山坡上,有一个与庙岗类似的石屋庙。这个石窟只有一平方米,是露天而无顶的,有两米的石梯通往神龛。在金沙村村口的石壁上有一个更小的岩屋庙,百姓说它叫龙观庙。在焦堤村有一山称七孔岩,因山上有七个石窟而得名。山脚下有一石窟,大约三平方米,内有供台。石窟两边共有四块碑,没有文字。几米远的地方又有一个更小的石窟,一平方米,整个洞口被一个三角形的凿痕所包围。这显然是两个小型的岩屋庙。在朱河村村口有一座森林茂密的小石山,小石山被挖成四间石窟,彼此相通。第二间石窟的墙上刻有字,一面墙上刻着“咸丰四年”四个字,另一面墙上也刻着四个字,似为“南天太上”。 百家洞在当阳市城西十公里处的山上。根据考察,这里有25处石窟。每个石窟内还有一到几个房间。可能是当阳市石窟最集中的地方,这些石窟距地面有近二十米高,怎么能爬进去呢?芽仔细观察,才发现从山顶有一段石梯可通往一组石窟,这样进入石窟的方法很特别,同治《当阳县志》上有记载:“百家洞在治西二十里,洞悬沮水之浒,陡逼无径,由山顶委折乃得入。”百家洞山脚下有一个岩屋庙石窟,正中有一个神龛,神龛前的供台上还有正在燃烧的香。村民说,周边有许多人来百家洞烧香烧纸,但不知道敬的是哪方神仙。 四、解开石窟之谜 修石窟做什么用途?是沮水石窟群之谜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根据我的实地考察,石窟的功能主要有两种,一是道教清修,二是神灵祭祀。 用于清修的石窟,往往修在临水的悬崖峭壁上,高十米以上,进入非常困难。里面有连通的几间或十几间房间,有石灶,畜水池,储藏室,卧室,墙上有安装木板床的石孔。洞内遗留物有生活用品,如陶瓷和木制品。可临时住上几天,也可以住上一年半载。这种清修类型的石窟以当阳市百宝寨为代表。 百宝寨一带有三十座砂岩山峰,山半腰有将近二百座石窟,全部面向沮水河。最完整的一套石窟在“小桂林”的对岸,距水面十米,共十五间,分为两层。上层并排九个,下层并排六个。大的有三十平方米,小的有十五平方米,屋高三米。每间石屋都有朝南的石门,门的上方有凿出的门楣,石门两边上中下都有石孔,可以安装木门,中间的孔可以安装门栓。有一间是厕所,大小便可以顺着室内石槽,经过一个石洞流到外面。另一间是贮水间,有一个干涸的贮水池。还有一间是厨房,有一个整体打凿出来的石灶。灶壁是圆的,倾斜的,适合于安放铁锅。 用于神灵祭祀、烧香敬神的石窟,与清修的石窟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它们不一定在悬崖峭壁上,更多的是在不太高的山上,或山脚或村边。有的石窟内有正在燃烧的香火,有的石窟内住着正在修行的道士或道姑。有的石窟小到仅仅只能放一个神像,信众们站在石窟外烧香叩头。 开凿者是谁?这是沮水石窟群之谜的第二个重要内容。调查材料表明,这些开凿者绝大多数就是本地的石匠。远安洪家村90岁的老妇人望仁珍说,他们家在旧县镇洪家村石窟群中有一窟,是她爷爷的爷爷望友植修建的。在石窟的一面墙砖上,刻了“植公修”三个字,至今还在。望仁珍家里还保存着爷爷的爷爷打造出来的石烤火盆,非常精美,可见祖先的手艺高明。 当阳清溪村三组的山半腰有四个石窟,清溪村一组79岁的老人向宅柱告诉我们,这几个石窟是附近一个姓万的石匠凿出来的。远安鸣凤山的华真洞,虽是知县为满足母亲的意愿而修,但开凿者想必也是当地的石匠。 开凿的方法既不是从山顶吊绳而下,也不是从地面搭脚手架层层而上,而是在石壁上凿石孔建栈道。几乎所有的石窟,如果仔细观察,都会在其下方石壁上发现几排石孔。古人在并排的石孔里打上木桩,木桩上铺木板。几排木板,用斜木梯连结,一直可以上到半山腰。在半山腰的一个木平台上凿洞,就比较方便了。石窟里的大部分石料并不需要运下山去,而是用凿出来的石条封门,或为附近的天然洞穴封墙等。石窟凿好以后,将栈道毁掉。岁月蹉跎,青苔野草或许掩盖了当年的石孔,临水半山的悬崖石窟,其修建方法就成为不可思议的千古之谜了。 何时开凿?是沮水石窟群之谜的又一个重要内容。道教石窟的时代与周边宫观时代应是大体一致的,与道士们在这一带修行的时代应是比较接近的。根据史籍记载和调查资料看,比较集中的时代是隋唐与明清。当阳紫盖寺(观)在隋唐已颇负盛名,远安鸣凤山道观在明清时影响很大,从全国前往此地修行的道士,有些在宫观附近凿洞清修。周边信众也因地制宜,在村边石山上凿洞修建岩屋庙,便于烧香敬神。 很多石窟修于清代咸丰年间,或重修于咸丰年间。当阳青龙村石窟内的青砖上刻着“咸丰五年”,朱河村石窟的石墙上刻着“咸丰四年”,建功村钟家石窟上刻着“咸丰三年”,远安洪家村石窟的石壁上刻着“咸丰四年修,黄耀翔砦,子贻泳贻谋”,泥水村石窟的墙上写着“咸丰五年”。县志上的相关记载也多,同治《当阳县志》:“击鼓砦在治西北五十里,峭壁摩空,后临沮水。嘉庆初,教匪之乱,居民凭险其上,数年始归,咸丰二年重修。” 总之,沮水道教石窟群的数量之多,在全国是罕见的。它与周边山水的奇妙结合,它精美的浮雕、壁画与石刻艺术,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由中国道教协会、华夏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道教研究中心三家共同筹划、合作编纂的《中华道藏》,经七、八年艰苦努力,现在以四十九册的浩大规模,出版问世,这确是我们文化界、学术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喜事。 《道藏》是道学经书的总集,但实际上它的涵盖面是极其广泛的,其中有儒家如汉扬雄《太玄经》,法家《韩非子》,兵家《孙子》,墨家《墨子》,医家之书更多,如《素问》、《灵枢经》,孙思邈《千金方》,还有历史类书《穆天子传》,地理类书《山海经》等,牵涉到中国古代的养生学、冶炼学、化学、医药学、天文学,以及包括音乐、绘画等在内的文学艺术。应该说,道家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深层结构,其长期积累的经书典籍,也已成为中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出版的《中华道藏》,主要辑集明代初期以前的道教典籍,共收书一千五百多种,五千五百多卷。大家知道,中华书局于上一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开始整理、校点“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几经曲折,历二十年,于七十年代后期完成出版,是建国以后古籍整理的一件大事。但“二十四史”共3238卷,《清史稿》563卷,加起来不到四千卷。现在出版的《中华道藏》,其卷数规模超过“二十四史”与《清史稿》,这应当说也是我们新世纪初古籍整理研究值得注意的一项盛举。 道教正式形成于东汉后期,但先秦时已有道家之学的著作,至魏晋时已积累大量经籍与文献资料。南朝刘宋时期陆修静,根据当时的道书积累,编有《三洞经书目录》,共著录1228卷书,这是我国第一部《道藏》目录的雏型。而我国第一部《道藏》,则是编于盛唐开元时的《开元道藏》,已收书五千多卷。唐代是道教的繁荣时期,同时在文化思想方面也出现辉煌灿烂的景象。值得注意的是,唐代杰出诗人中,有好些与道家有密切的关系,如伟大诗人李白就受过道箓,李商隐早期与女冠道士有深切接触。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士精英的翰林学士,即开始创建于唐玄宗开元时期,当时最早两位翰林学士,其中之一就是道士尹愔。唐明皇非常看重他,特地允许他可以穿道服进入宫中办事。后中唐时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诗人吉中孚,早年也曾为道士,后返俗,又入为翰林学士。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编有五千多卷的道藏,是深有社会基础的。 使人可惜的是,这部《开元道藏》,后历经战乱,大都被毁。于十世纪中期建立的宋朝,曾五次编纂《道藏》,并于公元1113年北宋徽宗时,将已修成的一部《道藏》送福州刊刻,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道藏》刻本。虽然宋代修的《道藏》后也经战乱被毁,但因已有刻本,就有不少存本为明朝所修的《正统道藏》所吸收。从明初开始纂修,至英宗正统十年(1445)完成这部《道藏》,后万历年间又增补编印的《续道藏》,二书共5485卷,这是一直为后世相传,并保存完整的道经总集。这次《中华道藏》四十九册本,就以明代这两部《道藏》本作底本,同时还辑集近代考古发现的黄老简帛书,敦煌遗书写本,以及金元时期残留的刻本,可以说补缺求全,为今天的读者提供明初以前最全的本子。同时,根据编委会的计划,以后还将搜集明中期以后新出的经传道书,使中国古代道家之书更为完备,这应当说是系统化的完备体现。 20世纪时,这两部明藏本,曾有几次影印。同时还编印有其他的道经丛书,如《藏外道书》等,都有一定的价值。但这些总集本,都为影印。从古籍整理来说,影印能保持早期书籍的原貌,特别是一些宋元善本及后世的孤本等。但从学术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播、普及的角度来说,仅限于影印,作用是不够的,我们今天应当从现代科学意义出发,对古籍作规范化的整理。现在这部《中华道藏》,按已制订颁发的规则与体例,对全书统一加以标点,虽然难度较大,但更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有助于理解原意。同时在工作进行中,还根据其他本子加以校勘,改错补缺,这也是影印本所不及的。古籍整理学者早已指出,即使宋元刻本,也并非一无错失,现在出版的较好古籍著作,就并不限于所谓宋元善本,而是参校其他有价值的本子加以校勘。现在这部《中华道藏》本也是如此,如书中四卷本《道德真经注》,又题《老子道德经章句》,这次就据敦煌S·447等四个抄本及民国时期《四部丛刊》本相校。又如分类,南朝刘宋时陆修静的《三洞经书目录》已提出三洞分类法,后《道藏》全书分类大多即依据传统的三洞四辅十二类来分,《正统道藏》即是如此。由于道家之书内容较广,完全按此分类,难免使人有混杂之感。清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即有“牵强”的批评(见卷147子部道家类《道藏目录详注》)。现在这部《中华道藏》,一方面既照顾传统的分类,仍保留三洞四辅的名目,另一方面则根据各书的内容,重新分类编次,并在书前目录、书后索引中标出。 全书以上的这些系统化、规范化做法,确符合求实创新的原则,为当今古籍整理提供一个范例,也为道家文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完备信实的佳本。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