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个听过我心理课的高中生发来一篇网文——《真正拉开学生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这10个字》,问我怎么看。
该文的中心思想是:拉开学生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自律、高效、阅读、认真、坚持。
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呀。我也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过学生们,无论有多少人把现实世界的竞争夸张到玩命的程度,但这世上99%的竞争可能都没有到达需要拼天赋的程度。
如果智商高是一个天赋的话,那也一点不值得高兴,因为,绝大部分凡人一辈子也搞不清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最后,遗憾和后悔是智商高带给他们的临终礼物。另外,如果按欧美标准,智商130以上的就是天才,那么,中国的天才估算起来有1个亿。然而呢,只能呵呵了。果然还是老话说的对,多了就不值钱了。
既然不是智力或天赋拉开了人与人的差距,那“自律、高效、阅读、认真、坚持”这一篮子装备呢?
我只能说,都对,但都不根本。
学生:果然根本上还是拼爹。
这….这里有个逻辑错误。拼爹,并不会拉开人与人的差距,它只是在展现人与人的差距而已。
那拉开人与人的差距的根本是什么呢?
顺着那篇文章的思路,容易得出的答案是需要。
因为,如果一个人明确自己的需要,他就会自发的自律起来,同时根据需要做出取舍而变得高效,他也会如饥似渴地开始阅读,并且专注而认真,最后自然而然的在需要满足前坚持。否则,“自律、高效、阅读、认真、坚持”就变成了:自虐、盲目、浪费、消耗、偏执。总之就是费时费力不讨好,我想这样的人和事大家都见多了。
关于需要拉开学生差距的典型例子就是,由于父母太关注学生学习,终于让学生从心底里感到学习并不全然是自己的需要,甚至最糟的情况是,学习不是自己的需要,然后就会出现泥石流般的成绩下滑事件。(想想,父母还是挺难当的,不关注不行,太关注了也不行)
明确自己的需要如此重要,拉开人与人的差距的根本似乎就是需要。这个答案应该是对的,但是(这个但是挺重要的),这个答案无用,或至少是不好用。因为,人的需要真的不是那么好明确的,如果人的需要是很容易明确的,那么心理学可能都不会诞生。另外,这个答案也无法回答一个常见现象:需要同样明确的两个人,他们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比如,两个各方面条件相近,又都想交女朋友的男生,一个就是没有对象,一个被好几个女孩倒追,为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市面上都有好多畅销书了,但是,那基本是扯淡。
如果这个找不到对象的男生去找心理咨询师,那么咨询师会首先问这几个问题:你平均一个月认识多少个异性?一个月参加多少次有异性的活动?你有陪异性吃饭逛街过吗?这一年里有几个异性和你聊过她的过去?
这一连串问题可能跟一些人找对象的常识完全不沾边。但是,这就是科学心理学的思维方式。一方面,从宏观上,找对象有随机性,也就是所谓的缘分,既然有随机性就符合统计学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你一次也不买彩票,永远不会中奖,很多决定今年脱单的人,这一年都没有认识一个新异性;另一方面,从个体角度,每个异性都相似又不同,没有和新异性深入接触过,意味着对异性没有新认识,没有新技能。
把问题的两方面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对异性缺乏见识(一方面是见,一方面是识),造成两个男生找对象难易度的差距。
当然,除了这个找对象的例子,我们几乎可以在所有人与人的差距中,发现见识的作用。
有一篇写中国几任首富故乡的文章,挖掘了首富们的简史。可以从中看到以下事实。
40年代出生的何享健和宗庆后,发迹于80年代。他们为什么能站上财富的风口呢?因为在70年代何享健就背着商品走南闯北了,而宗庆后在校办工厂担任推销员。这就积累了站上那个风口的见识。另一方面,在那个年代也有无数其它业务员看到了市场机会,但有的却被地方政府打断了腿,而何宗二人却平稳的走到了首富的位置。看他俩的履历,你会发现他们搞的第一个企业都在名义上属于集体企业。他们为什么这么干,因为他们的经历里有另一些见识。
50年代出生的王健林和许家印,虽然和从推销员干起的40后首富们有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竞争逻辑,但是,见识带给他们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从两个人口大省出发,见识过不值钱的土地和人力;抓住稀有的机会上大学,见识过稀有和机会的价值;经历军营和国企,见识了集权管理那套方法论。直到他们开进富饶之地,这些见识让他们敢于冒险,杀伐果断。
60年代出生的张近东和马云,他们的发迹有更明显的见识作用的色彩。读中文的张近东擅于对国外连锁零售模式的借鉴,而读外语的马云则有机会出国见识到最早的互联网。虽然,马云对自己的成功为年轻人总结了一套又一套,但是冷静的旁观者还是只评价了一句话:因为见过,所以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接下来的李彦宏、雷军、丁磊、马化腾,将见识的价值再推进了一步,这一点只要你意识到同时期还有很多比他们更有天赋、更努力的人,没有被你注意到,你就会发现。这些人比起他们的竞争对手而言,唯一胜出的可能只有见识。
我就不再罗嗦了,因为,无论怎样,都会有人觉得这是马后炮。我讲一个不是马后炮的心理学实验,来看看见识的作用。
把100只老鼠逐一扔到玻璃水缸里,老鼠们一般会在15分钟之后不再尝试从水缸里爬出来,而选择漂在水面上。取来另外100只老鼠,扔下水,但是,在14分钟的时候把他们捞起来,给吃给喝给抚摸。之后,再一次把它们扔下水。这一回,不捞它们。结果,大部分老鼠会在20分钟之后才放弃尝试。
这当然是一个蛮残忍的实验,不过,这多出来的5分钟却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更多的坚持并不来自这100只老鼠有过鼠的心理素质,而是来自一次“成功”的经验。如果要把这次经验说成“见识”,就需要提一下“替代学习”这个概念——人类并不需要通过亲身经历才会获得经验,看别人经历一次也会获得相应的经验。
这个时候,来想想马云说过的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可能会好点,但是大部分人会死在明天晚上——你就会明白,那些成功人士身上被总结出的诸多优秀品质,其实一点也不玄乎,仅仅只是他们有一些你没有的见识而已。
有一个北大心理系毕业的上市公司CEO对招人有一条硬性规定,就是必须有成功的经历。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但是,不得不说,这个要求符合心理学原理。
我知道,也许还会有很多人不接受人与人的差距被拉开仅仅是因为见识这个结论。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生病的时候倾向去大医院,找老医生。
同样的情况更显著地表现在心理咨询行业。拉开咨询师差距的更不是天分、理论知识之类的东西,而赤裸裸的就是见识的差距——因为见过,所以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比如,在几个月后,见识过【玩录像】课程的人,会和只参加理论培训的人拉开差距。毕竟,他们看过五个个案的录像——这是见;听过两位老司机的逐句督导分析——这是识。稍微有点天赋的再来个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个见识的价值就会被推进到终身受益的程度。
对了,【玩录像】已经更新到第三个个案了,你见识了吗?
第一个个案,是“一个全职妈妈的困惑”。
第二个个案,是“家庭中遭遇霸道小三”。
第三个个案,是“当你的来访者也是心理咨询师”。
提供督导解析的依然是曾奇峰老师。
秉着不剧透的良好品德,我只能为你提供一个链接(点左下角“阅读原文”),你自己进去见识。
测试期即将结束
优惠价格399元也不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