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3称)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3称)
宣化上人讲述
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已。皆成佛道。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然灯。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贪着利养。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号求名。是人亦以种诸善根因缘故。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萨。汝身是也。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八位王子从无量劫以来曾恭敬供养百千万亿佛,出家后修佛因故皆成佛,法意王子是众王子中最后成佛者,名曰然灯;法王破有,如灯续明。,而文殊菩萨却是然灯佛之老师,若论辈份,文殊菩萨应是释迦佛之师祖。但佛法平等,无分高下,圆融无碍。诸佛菩萨为救度众生故示生示灭,假世涉俗利生,现各种相貌角色,犹如在人生舞台上演戏。一旦此剧演完时也就各回本位,而入于寂灭。
在妙光菩萨(文殊)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贪著名闻利养,故其名为求名。因其身心于名利生染着,故不能专一读诵经典而随忘,智慧光明久未能显现。虽然其慧业未修得圆满,但其福德却得植无量,因他曾于百劫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百千万亿诸佛。文殊告弥勒菩萨:“你知道那位妙光菩萨是谁吗?他就是我的前生,而求名菩萨是谁呢?就是你呀!”文殊菩萨又说:“现在又见此瑞相,我想是要请妙法莲华经之预兆。”
人若真诚读诵经典,常有天人散花,有异香遍布,鬼神恭敬供养。若为了贪求名闻利养而出家,最要不得。修道人不应求供养之丰厚,更不应为了供养薄而恼怒于心。真正修道者,多亦少,少亦多,皆以平等视之。我有一在家徒弟,是一外国人,见人封果仪给我,他亦照做。我撕开一看,哦!是一个Penny,我很高兴,因为这是他最真诚的心意。第二天他又再供养果仪,并解释昨天刚好身边没带钱。是故有诚心者,少亦多;若无诚心,多亦少。
我念过去世 无量无数劫 有佛人中尊 号日月灯明 世尊演说法 度无量众生 无数亿菩萨 令入佛智慧 佛未出家时 所生八王子 见大圣出家 亦随修梵行 时佛说大乘 经名无量义 于诸大众中 而为广分别 佛说此经已 即于法座上 跏趺坐三昧 名无量义处 天雨曼陀华 天鼓自然鸣 诸天龙鬼神 供养人中尊 一切诸佛土 即时大震动 佛放眉间光 现诸希有事 此光照东方 万八千佛土 示一切众生 生死业报处 有见诸佛土 以众宝庄严 琉璃玻璃色 斯由佛光照
我回想过去无量劫中,有一古佛号日月灯明世尊,曾度脱无量众生,成就无数菩萨之道业。佛未出家前所生的八王子亦随大圣修梵行(修诸净行)。尔时日月灯明佛,为诸大众,广分别演说无量义后,即跏趺坐入于无量义三昧中。当时,现说法之六种祥瑞,天鼓空中自呜,天龙八部恭敬供养人中尊,即日月灯明佛。并于是佛光中见生死业报处,及以琉璃玻璃色(此琉璃形如玻璃,出自波罗奈国,其色莹洁)等众宝庄严诸佛净土。
及见诸天人 龙神夜叉众 干闼紧那罗 各供养其佛 又见诸如来 自然成佛道 身色如金山 端严甚微妙 如净琉璃中 内现真金像 世尊在大众 敷演深法义 一一诸佛土 声闻众无数 因佛光所照 悉见彼大众 或有诸比丘 在于山林中 精进持净戒 犹如护明珠
又在佛光中见天龙八部众,各各供养其土之佛。又见诸如来演说法义深远之初、中、后善。自然成佛道,法尔如是,本非造作,佛道清净,契理悟真,即登正觉,故云自然成。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紫金光聚身,胜妙净明,如琉璃色净,内外莹彻。“内现真金像”:身如金像,性如琉璃。色身微妙,现于性中。
又见他土诸佛,于无数声闻等众会中,敷扬演说,无上甚深微妙法。复见二乘比丘众,于深山穹谷,精进持净戒如护明珠。他们昼夜六时皆自严守戒律。昼,初、中、后日分为三时;夜,初、中、后夜分三时。能持一分戒律就有一分光明,更何况严净戒律呢?这样自性光明自然显现,乃至能成佛。故诸佛教义中,以戒律为最。尤其出家人更应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戒定慧,方能永无魔事而成就无上菩提。
五戒十善为做人之最基本条件,持之以恒,能净化身心。为沙门者每天应念这首偈颂:“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苦行当远离,如是行者可入世。”此意谓出家人需要自严戒律,身口意三业清净,要成就一切众生,而非障碍或恼怒他人,乃至一只畜生或一条虫都不得令它起烦恼。非但身不犯过,连起恼人、害人之念皆勿生起。已生起之恶念悉令断除,未生之善念令之生起,已生起之善念令之增长。
又见诸菩萨 行施忍辱等 其数如恒沙 斯由佛光照 又见诸菩萨 深入诸禅定 身心寂不动 以求无上道 又见诸菩萨 知法寂灭相 各于其国土 说法求佛道 尔时四部众 见日月灯佛 现大神通力 其心皆欢喜 各各自相问 是事何因缘 天人所奉尊 适从三昧起 赞妙光菩萨 汝为世间眼 一切所归信 能奉持法藏 如我所说法 唯汝能证知 世尊既赞叹 令妙光欢喜 说是法华经 满六十小劫 不起于此座 所说上妙法 是妙光法师 悉皆能受持
又见恒河沙数之菩萨修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有三:财施、法施及无畏施(助人脱离恐怖与困难)。忍辱亦有三:生忍、法忍及无生法忍。
又见诸菩萨,深入诸禅定,念玆在玆,昼夜六时皆安住禅定中。“身心寂不动”:内外寂然,身心不动,入于深定,求无上道。又见诸菩萨,已了知诸法寂灭相理,而于其国土说法求佛道。于佛光中所见之瑞相,皆令四众欢喜而好奇的互相发问,佛为何现此大神通力?正在天人奉敬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而起,并赞叹妙光菩萨,是能奉持及证知如来法藏之一位明眼善知识,故为一切人天所归依信奉之导师。世尊赞叹,令妙光菩萨欢喜之余,随即正式演说法华经,历时六十小劫,不起于法华座席。所说无上甚深微妙法,令妙光法师顶戴奉旨,信解受持。
佛说是法华 令众欢喜已 寻即于是日 告于天人众 诸法实相义 已为汝等说 我今于中夜 当入于涅槃 汝一心精进 当离于放逸 诸佛甚难值 亿劫时一遇 世尊诸子等 闻佛入涅槃 各各怀悲恼 佛灭一何速 圣主法之王 安慰无量众 我若灭度时 汝等勿忧怖 是德藏菩萨 于无漏实相 心已得通达 其次当作佛 号曰为净身 亦度无量众 佛此夜灭度 如薪尽火灭 分布诸舍利 而起无量塔 比丘比丘尼 其数如恒沙 倍复加精进 以求无上道
佛说此法华经,令大众欢喜信受,并于是日为天龙八部、鬼神等开示诸法中实相妙义。“诸法”,即一切法,八万四千法门。法门虽多,只要能知解其中一法门,则一知一切知,一明一切明,闻一知十,一即无量。有人问我,八万四千法门中,那一个第一?这是个问题,但也不是问题,何以故?不明了即是问题,明白后则不成问题。我给他的答案是:八万四千法门皆为上首。这些法门无非用以对治我们的坏习气毛病。只要能应病予药,契合我们的根机,即为无上法门。“实相”,实相者无相,也无所不相,要是有个相就不是实相。一切相皆由实相产生,但它的本体是无相,因本体无相才会产生一切相。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故诸法为单一法,法华经即是实相法。
佛说,我已为汝等如实演说诸法实相,故将于子夜时分入灭,往后汝等应当自勉,一心精进,远离懈怠放逸。佛示现入灭亦是教化众生之方法,因为佛若常住于世,众生会生出依赖及放逸心。出家不修行者,犹如终日数他宝,自无半分钱,于法不修行,其过亦如是。须知佛法难闻,圣僧难求,佛宝更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一如我现在日日说法,但你们因依赖有师在而不发奋努力,不将每日之笔记,细细阅读,却置诸高阁。可是人生多悲欢离合,一旦有特别因缘我离开了你们,反而促使你们产生自立之力量,而发奋图强。切记修行者要仗自力,打起精神,鼓起勇气,勇猛精进。“本无种,众生当自强!”
当八王子及诸众等闻佛欲入涅槃时,每一位皆悲从中来,而忧悲苦恼于心,师徒们情同父子,莫不感叹佛那么快就要入灭!这时圣主、诸法之王,见到大众悲哀之神情,即怜愍的安慰大众说:“你们不用悲伤恐惧,我虽离你们而去,尚有德藏菩萨,次当作佛,号净身如来。他现已通达无漏实相法,并将继续我的遗志教化一切众生。”佛授记传法后,于当夜入涅槃,如薪尽火灭,机薪即尽,应火亦亡。小乘法中,“薪”,解为有余涅槃,大乘法则解为众生之义,薪火即应众生之根机而逗教。应以三藏或方等或涅槃而得度者,即现何身而度脱之。众生机尽,应形斯灭,应遍法界,不知其尽也。
佛之遗体火化后,舍利分布而起无量塔,以供养佛之法身。佛入灭后,恒河沙数之比丘、比丘尼,皆遵从佛之遗志,而更加精勤修道。比丘、比丘尼有三义:(一)乞食。(二)怖魔。(三)破恶,破无明烦恼而智慧增长。在一位新比丘受具足戒时,有三师七证,合为十比丘,代表诸佛给予受戒。新戒登上戒坛时,得戒和尚问他:“汝是大丈夫否?”答:“是。”又问:“汝已发菩提心否?”答:“已发菩提心!”此言一出,天魔外道,恐怖毛竖,因为魔王眷属少了一个,而佛弟子又再多添一位。
是妙光法师 奉持佛法藏 八十小劫中 广宣法华经 是诸八王子 妙光所开化 坚固无上道 当见无数佛 供养诸佛已 随顺行大道 相继得成佛 转次而授记 最后天中天 号曰然灯佛 诸仙之导师 度脱无量众 是妙光法师 时有一弟子 心常怀懈怠 贪着于名利 求名利无厌 多游族姓家 弃舍所习诵 废忘不通利 以是因缘故 号之为求名 亦行众善业 得见无数佛 供养于诸佛 随顺行大道 具六波罗蜜 今见释师子 其后当作佛 号名曰弥勒 广度诸众生 其数无有量
,用了八十小劫来广宣演说法华经,以奉持灯明佛之法藏,并教化诸王子,坚固恒持圆顿大乘,即无上道。“坚固法”,不生不灭之义。由是当于来世,得见无量诸佛及供养诸佛,而随顺诸佛行无上道。复次第相继得成佛道,辗转依次授补处记。八王子中,最后成佛者,号曰然灯佛,为诸天仙中化导之师,度脱无量众生。“佛”为天中天,圣中圣。
妙光法师有一位弟子,贪求名利不守戒律,少在修行上用功,多会打檀越及富贵人家之主意。他常常自我宣传,取愚夫愚妇之财物。好“游族姓家”,即大户豪富之家。他虽然贪求名利,又荒废道业,但总算他在另一方面有修行广大善业,还有机会得见佛及供养诸佛。继而随顺诸佛,去除诸恶习气坏毛病而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之六度法门。由是历尽无量劫之严净修持下,功德聚而戒度悉成就,进而性戒福慧满,,而得授记为当来下生佛,即补释迦佛之佛位,号曰弥勒佛。弥勒佛将在龙华树下,在三次法会上说法而广度无量无边之众生。
其实求名菩萨并非真的贪求名利,只因为众生颠倒愚痴,而他以大慈悲心故,利用权巧方便法,假涉于世俗,随类而度化一切迷诸尘劳性顿倒之众生。菩萨现逆顺相以示世人,无非破世人之贪着及懈怠。但世俗之人并不了解他奔走跋涉、不辞劳苦地救度众生之苦心,反而因为他的外形如乞丐而轻视他,甚至于以恶口辱骂及以拳头相加。但是对于这种种之成败荣辱,他一点也不在乎。永嘉大师证道歌云:“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此意谓他身心犹如虚空,量周沙界,别人仰唾还从己堕。他所行所作,犹如日月光临万方,赞毁岂能损益。
以下是一首既风趣而又意义深长之弥勒菩萨偈颂:“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吐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老拙不但穿破袍,粗茶淡饭,不食盐、不吃油,更不贪求美食。他无惧于严寒饥渴,万事随缘了,即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来去自如,所谓逍遥法界任西东。故于诸荣辱何忧喜,对于他人之辱骂手打,不但不生瞋恚,反更生起感激功德之心。因为这些恶言拷打,无非是成就菩萨忍辱波罗蜜之善知识。若非有大雄、大力、大慈、大愿、大行之菩萨,不能有此无上忍辱精神的定力。忍辱波罗蜜,知易行难。初发心修行者,要以坚、诚、恒三心助道。人生苦短,诸行无常,生死事大,若不及时修行,将来后悔晚矣。菩萨善知“时光减处命光微”,故把握人身而清净庄严累劫修。修道非难事,只要能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困苦,勇猛精进,必有成果。
彼佛灭度后 懈怠者汝是 妙光法师者 今则我身是 我见灯明佛 本光瑞如此 以是知今佛 欲说法华经
灯明佛入灭后,那个懈怠者就是你,而我呢?即是妙光法师。从我过去之经验,,必定是要说妙法莲华经。
今相如本瑞 是诸佛方便 今佛放光明 助发实相义 诸人今当知 合掌一心待 佛当雨法雨 充足求道者 诸求三乘人 若有疑悔者 佛当为除断 令尽无有余
诸佛所现说法之瑞相,是一种善巧方便法。,是扶助开发实相义门,故在会大众应当恭敬合掌,默然等待佛说法要。众生念法,如渴思饮。,普润一切众生心。此比喻一切众生犹如花草树木丛林,在大雨普降中,随分受润,称其大小,各得生长。佛善于观机逗教,故能三根普被,利钝兼收,而分别演说大乘、小乘及人天乘法。此三乘即菩萨、声闻缘觉、人天乘。佛说法要,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离诸掉悔,令三乘人得以拔断疑根,灭除见网,而三惑究竟,令无有余。
古人云:“道是行的,不行那有道;德是修的,不修那有德?”人类最终之归宿是常乐我净——究竟涅槃,因此先要依法修行,躬行实践。然而,有些人却认为未信佛前,未发愿前还“相安无事”,一旦信佛了,发了愿后,种种障碍就来。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人自无始生死以来,因无明而广造杀、盗、淫、妄等诸恶业,尘不可出,而随其生死相续,所作无数恶业皆是夙世业债递偿还报。若人能觉今是而昨非,勤加修行时,往昔所作的业障烦恼就会现前。这些魔考无非是对修行者之一种磨练,所谓“魔是磨真道,其道则有魔。”若能随缘消旧业,以忍辱心来应对,纵遇横逆交加,仍处之泰然,并要严守戒律,清净自守必能偿还宿债,出离三界。(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