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路公交车是北京最老的公交车路线之一,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从动物园到前门的路线变化不大。只是前几年它与二十五路车路线合并,才形成今天的行驶线路——从动物园到五间楼。而让人惊叹的是,现在的七路公交车所行驶的大部分路线竟然是元明清时代北京城内的河道演变成的道路。
7路公交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时,7路公共汽车是一种“大鼻子”的老旧车。那时国家汽油短缺,很多公交车尾部都挂着一个大“锅炉”——煤气发生器,靠烧木炭产生煤气来驱动汽车行驶。1955年以后,国内经济逐渐恢复,7路车更新为匈牙利生产的“伊卡露斯”牌。那时人们对这种没有大鼻子的汽车外形很不习惯,管它叫“无头汽车”。60年代以后,包括7路在内北京的公交车才逐渐换为“解放”底盘的国产大巴。
从动物园到西直门:
古高梁河
7路公交车从动物园到西直门只有两站路,行驶的道路现在叫西外大街,在元代,西直门叫“和义门”,那时的高梁河与和义门外的道路倾斜相交。说7路车在高梁河故道上行驶,虽然有些牵强,但确确实实,今西外大街的一部分曾经是元代高梁河的故道。
高梁河就是今天的长河,在远古时代,它曾经是
永定河的故道之一,金定都北京平原以后,曾组织大批民夫,修整河道。从那时起,它的主要水源就是玉泉山的泉水。据清代《宸垣识略》记载:“高梁河在西直门
外半里,为玉河下游,玉泉山诸水注焉。高梁,其旧名也。自高梁桥以上谓之长河。”查阅清以前的有关资料,均称“高梁河”。长河之称是清代以后才有的。今长
河西起颐和园的绣漪桥闸口到西直门的高梁桥,全长16公里。
元入主中原以后,统治者为解决首都的城市用水
和漕运用水,将大都建立在高梁河流域,从此,元、明、清三代的首都就与高梁河结下不解之缘。元朝初年,郭守敬为了开发漕运,又引来昌平白浮泉水,疏通、顺
直河道,使高梁河的水量大增。上世纪70年代在修北京地铁二号线时,曾经挖掘出元代和义门遗址,在和义门的南面,还发现了水关遗址。说明在元代,高梁河就
是从这个水关,进入大都城内金水河的。
明代迁都北京以后,重建的北京内城也要依靠高梁河水,那以后的高梁河改道从西直门北部入护城河,在今积水潭北的水关入积水潭。从元初至今的几百年中,高梁河不仅给通惠河补充了水源,使数以百万担的漕
粮运进北京,也浇灌了两岸十万亩稻田和菜地,北京城的护城河及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也都来自高梁河。
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京西诸泉相继干枯。现今长河的水来自京密引水渠。
从西直门到新文化街:
元代的金水河,明清的大明濠
今天7路车的这一大段路线,走的是北京城内最长的一条古河道。在元代,高梁河水进入和义门南水关以后,沿今西内大街南面向东,到今新开胡同附近折向南,、太平桥大街到今丰盛胡同附近再折向东,最终与“萧墙”(皇城)的南护城河相连,始称金水河。那时的金水河是为皇城水系供水的重要河道,老百姓是不能洗手的。
明迁都北京以后,高梁河不再直接入金水河,使这条河逐渐演变成排水沟,河内的水也以生活污水及雨水为主。这样的水也自然不能流进皇城,改道向南经现闹市口一带流入前三门护城河。由于承天门(现天安门)前的河道仍称金水河,而这条纵贯内城西部的排水河道被人们改称“大明濠”(即排水明渠)。原来从今丰盛胡同到萧墙一段河道也逐渐干涸,其西段演变成后
来的前后泥洼和东、西斜街。
大明濠由北向南蜿蜒十公里有余,河上先后曾建
桥三十余座。现在的一些地名也与此河道上的桥有关,如:太平桥、马市桥、石驸马桥、横桥(今新开路口处)、北大桥(今宝产医院旁)、象房桥等等。还有一些
地名也与此河有关,如:二龙路(原名二龙坑,明清时此地有两个不小的臭水洼)、受水胡同(原名臭水河)。
大明濠作为北京内城的排水干渠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初年。清末战乱,使大明濠几近荒废,河道淤塞,桥梁、护坡坍塌,两岸居民苦不堪言。
民国初年的京城市政公所提出一份《筹划改筑大明濠》方案曰:“大明濠系明沟……为西城各暗沟之总汇。年久失修多淤积,而附近居民任意倾入垃圾,秽水等物,以致逐段堵塞。且暗沟崩圮,行人车马时虑倾礩……拟定全段改暗沟,上修马路。”
1921年,北洋政府拆除西部皇城,利用拆皇城所得之砖筑砌大明濠暗沟。如今只剩下“皇城根”这一地名了。大明濠改造工程于1930年前后完成。自此,历经元、明、清三朝的河道从地面消失,沟上修筑马路以解决交通问题。当时未起名字,统称“沟沿大街”。
,抗日英雄佟麟阁、,经当时的“北平市临时参议会”决议。在1947年3月13日,由当时的北平市长何思源先生签发《北平市政府第59号训令》,决定将南沟沿大街命名为“佟麟阁路”,。
从新文化街到和平门:
化石桥大沟
今天的7路公交车路线从新文化街到和平门的往返路线是分开的,其中南行路线走绒线胡同、北新华街;北行路线走佟麟阁路、前三门大街。其中北新华街在90年前就是一条河,当时称“化石桥大沟”。
化石桥大沟是在明代修建北京城时利用原有天然
河道开凿的减水河。目的是在汛期内将三海的洪水分流到护城河去,二是在平时排出两岸附近的生活污水和雨水。大沟总长约一公里,南北走向,沟首分两个汊沟,
分别在六部口和现在音乐厅对面的双栅栏胡同。据记载,在明清时期两个汊沟各有一个一、两亩地大小的水塘,称为南泡子和北泡子。两个汊沟在现绒线胡同位置汇
合后,向南穿过化石桥水关(现和平门位置),入前三门护城河,干渠宽丈余,用虎皮石砌护坡,为了方便居民往来,沟上修石桥两座。
化石桥大沟汇集了皇城以西大片地区和大沟两侧居民的生活污水及雨水入护城河,但由于清末的战乱,大沟多年失于管理。到民国初年,护坡大多垮塌,沟内填满了垃圾、渣土,成为蚊蝇孳生之地,过水能力也大为减弱,一到汛期,水就漫出沟槽,两岸居民无不提心吊胆。
冯玉祥将军于1926年亲自主持将化石桥大沟改成暗沟下水道,北面与长安街以北的老下水道连接,形成了内城重要的地下排水干线。并在上面修了一条柏油马路。,取名北新华街。
又在北新华街的南端(宣武门与前门中间)拆掉一段城墙,修了一座没有门楼的城门,取名为“和平门”。和平门于1958年拆除,北新华街下的砖砌下水道,也
在1966年春节前被改造成一条三米见方的混凝土方涵。在改造施工时挖掘出大量旧时用于化石桥大沟的石条、虎皮石护坡及桥梁基础。
从和平门到新文化街:
前三门护城河
今7路汽车回程路线是从和平门向西拐,先走前三门大街,后经佟麟阁路到新文化街。其中佟麟阁路一段是大明濠南段河道遗址;而前三门大街一段则是前三门护城河的故道。
明清的前三门护城河是将元代大都南护城河南移
约一百米形成的。明建成北京内城以后,前三门护城河主要起防御北京南大门的作用,兼作排洪、排污和航运河道。明嘉靖三十二年,又修筑了北京外城,将这段护
城河圈在城内,使它的防御作用大大弱化,成为一条横贯北京的人工河,也是明清时代北京内外城的重要排洪、排污通道。
从元大都建成到1965年改成暗河,前三门护城河流淌了约530年。它上游有两个源头,一是高梁河,高梁河水沿西护城河到西便门后,汇入前三门护城河;二是玉渊潭,从玉渊潭到西便门也曾有一条小河,是玉渊潭的出口,它的名字已无从查找。
在元代时,前三门护城河的东段曾经是漕运的重
要河道,从南方北上的漕船沿通惠河到今正义路南口拐向北,沿今正义路、今南北河沿、今东不压桥胡同到积水潭卸货。明代以后,漕船只能停靠在东便门以东,前
三门护城河里只能行驶民间的一种平底木船,这是明清时代北京平民出行的一种交通工具。
从1957年到1958年,北京市在开凿永定
河引水渠的同时,也扩浚了前三门护城河,清澈的永定河水通过三家店水闸、永定河引水渠、昆玉河补充入前三门护城河,形成了一条水面宽阔的绿色走廊。可惜好
景不长,在1965年开始的地铁一号线的施工中,前三门城墙被拆除,护城河被改成暗沟,变成现在的前三门大街。
从和平门到虎坊桥:
潘家河沿
翻开明清时代的北京地图,可以看到有一条从虎坊桥向北经琉璃厂流入前三门护城河的水沟,这就是曾被称为“潘家河沿”的一条排水明渠。7路公共汽车改线后所走的南新华街就是在这条明沟改为暗沟后修建的。
潘家河沿同前面所讲的大明濠、化石桥大沟一样,在元大都建立以前,它们都是高梁河的下游河道,元大都城墙截断了上游水源以后,逐步演变为排水沟。琉璃厂在元代和明初,以生产皇宫使用的琉璃瓦得名,
大量废水经此沟向北排入护城河,明嘉靖年后,琉璃窑迁到今门头沟,这里仍然沿用该名。
清代时这一带是汉族官员,特别是文化官员居住
和聚会的去处,逐步发展为以生产和经营文房四宝、文物字画为主的文化商业区,排水沟两岸先后有京师大学堂高等师专(今北师大前身)、五城学堂(今师大一附中)、师大一附小(今实验一小)建校,大量的居民迁入也使流入潘家河沿的污水量增加,人们管这里叫“臭沟胡同”。一到夏季,蚊蝇乱飞,秽气冲天,严重影响
了这里的教学环境和居民的生活。
上世纪20年代末,在解决了化石桥大沟的污染
问题和打开和平门以后,北平政府也将潘家河沿改造成为暗沟下水道,并在上面修了一条马路,因为是北新华街的延伸,因此命名为“南新华街”。和平门和南新华
街的贯通,大大改善了这里的环境和交通,人们到琉璃厂一带也不用绕行宣武门、前门了。从此这一带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更加繁荣。解放后这里还有一条胡同叫“潘家胡同”。
元大都以后的城市建设,使原来的高梁河按照规划流入护城河、皇家园林、运河,而它的故道则逐渐演变为排水明渠,直到变成上面修了马路的暗沟。当我们乘坐7路公共汽车在古城中穿行时,就像进入了时间的隧道,车轮下的道路曾是在北京平原流淌了几千年的高梁河。
(转自:京城网)
阅读往期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