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镇原地处宋夏边界地带,是重要的战略要地,为了抵抗和御防西夏入侵,北宋王朝特别是范仲淹知庆州时,在镇原境内修筑了许多城寨,这些城寨在抵御西夏入侵和保境安民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如今,这些城寨已经成为了历史遗存,对这些古城遗址进行考察研究,可为研究原州及北宋时期西北边界军事防御体系提供详实的考古资料。
镇原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南部,东邻延安,南眺西安,西接兰州,北界银川,古代时是“北控大漠,南屏关中”的战略要地,它“襟带秦、凉,拥卫畿辅,关中安定,系于此地”。秦时此地为北地郡,汉治安定郡设临泾县,唐宋为原州。就交通而言,这里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干线,人们常称“茹河道”。这条道路从关中出发,经淳化县,登子午岭,在董志塬东部今北石窟下塬,逆茹河东进,经镇原的彭阳、开边、固原的杨城、彭阳、古城镇、固原,出萧关至河西走廊。北宋时期,镇原一带属原州管辖,与西夏相毗邻,属于陕西的沿边地区,也是西夏通往关中的必经之路。为了抵抗和御防西夏入侵,北宋王朝特别是范仲淹知庆州时,在原州境内修筑了许多城寨,这些城寨在抵御西夏入侵和保境安民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如今,在镇原境内现存的北宋御夏古城、堡寨、遗址等遗存比较丰富,它成为我国多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为了进一步研究北宋时期对西夏的防御体系,笔者2010年9月对镇原境内北宋时期的彭阳城、开边城、新城城、西壕城、柳州城、药葫芦城、殷家城等遗存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与探究。
彭阳古城位于太平镇上城行政村东山自然村南约50米处的茹河北岸二级台地上,东距蒲河、茹河交汇处的北石窟寺5公里。东至东城壕,南临茹河,西至大庄壑岘,北依东山。本次调查城址东西、南北长约260米,面积近7万平方米。此城平面呈正方形,傍河依山而筑,城墙均为黄土夯筑而成,现已破坏严重,门向不清(据当地老人回忆,城东、西有两门,南有便门,四角各有角楼一座。)。现残存东墙北段长50米,残高8米,底宽8米,顶宽3--4米,夯层厚0.15—0.20米,护城河宽25米,深1.5米,东墙南段已不存,仅见护城河深6米,墙基走向明显;东北角墩呈正方形,底边宽14米,西北角墩尚存,高8米,只见残角;西墙被公路破坏没有痕迹,紧临深沟,沟深约25米,也是傍河为畔;城南傍河没有高墙,但筑有女墙,距河床高20米,河为天然屏障,其险足以固城;北侧城墙长200米,残高8米,底宽10米,顶宽5--6米,护城河宽30米,深1米,夯层内夹杂有汉代灰陶绳纹瓦片,说明现存城墙有汉代遗存,系宋代重筑过;地表散布有宋代耀州窑青釉刻花、印花瓷碗、碟等器物残片,也有元明清时期的白底褐花及青花瓷片,但在古城西边也发现了大量汉代灰陶罐、绳纹筒瓦、板瓦等遗物。曾出土有铜镜、铜币和刻花青釉瓷碟、盘,还出土宋代“重修西禅院记碑”,记载了唐宁州丰义县址就在此地。据《嘉庆重修一统志》(以下简称《一统志》)记载:“彭阳县汉属安定郡,晋袭旧址,魏属原州,后改属云州,隋废。唐代又改丰义县。贞元四年(788年)韩游环请筑即此城。宋又复称彭阳县,后废。故县城在镇原县东八十二里处。” 李从图总纂、张辉祖原纂:清《镇原县志》,道光二十六年刊本(以下简称《辑志》)记载:“彭阳在县城东八十里,遗址尚存。”由此推断,此城为汉(彭阳县)、唐(丰义县)、宋(彭阳县)三代古城,元明清曾沿用修缮使用过,是西汉和唐宋时期重要故县旧址,也是一座重要的军事边城。199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彭阳古城在宋代是“茹河道”上防御西夏的重镇,1993年在古城南屯字镇阳宁村出土一枚北宋铜印章,印文九叠篆,为“强猛第八副指挥使之朱记”11字,铸造十分精美。印背楷书“熙宁四年”及“少府监制”。“强猛”为熙宁七年(1074年)正月诏颁的禁军名额中侍卫步军司一个军的番号,此军当时屯戍庆州。“指挥”是北宋禁军中最重要的军事编制单位,往往一指挥约辖500人,其统兵官是指挥使和副指挥使,军队的屯戍和调遣常以指挥作为基本单位。虽然“强猛”正式诏颁见于熙宁七年,但镇原发现的这枚军印说明,熙宁四年(1071年)强猛第八指挥已经设置。当时彭阳县北宋时属原州辖区,为当时宋夏的边境所在。宋与西夏虽于庆历四年(1044年)达成和议,但此后两国仍征战不断,宋为抵御西夏入侵,在边境必然派兵驻守。此印的发现,说明强猛军曾经在原州彭阳县一带驻守,是当时宋夏边境战争的历史见证。同时,在彭阳古城附近还出土了一枚金代九叠篆“都统之印”,也就说明这里在金代时仍为军事战略要地。
彭阳古城地处川道,不足300米宽,扼守茹河道,人马只能从城内穿过,它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之一,扼守“茹河道”之要冲,匈奴、西夏入侵正是沿着这条道路而来的。汉代从长安出发沿云阳(陕西淳化县)、登赤须之长坂(今子午岭斜坡)、入义渠之旧城,过泥阳,沿蒲河、茹河经彭阳(镇原太平汉彭阳城)、安定(镇原城关汉后河古城)、扶夷(镇原开边汉张庄古城)、朝那(固原彭阳县古城镇故城)后出萧关(宁夏固原萧关古城)至高平,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干线,也是古代通往北部边境的主要军事通道。在这条道路两侧,发现了大量秦汉遗存,唐宋古城(寨、堡)及烽火台,还有北魏及唐宋石窟,均在茹河交通线上,所以称“茹河道”,说明这条古道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载“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郡尉印,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骑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4]匈奴这次入侵正是走的这条道。当时在要道设县城,足见其地位之重要。宋时又在这里继续设县,其目的是防御西夏入侵关中。北宋时期,原州一带与西夏战事频繁,位置十分重要,交通运输成为支掌边防,卫国保民、发展经济的一大关键,故形成了直通边塞、四通八达的转运路线。在这条通道北侧的庙渠文夏出土了许多北宋胡人牵驼图雕砖和武夫牵马图雕砖,这些遗物证明当时的骆驼、马是最重要的运输工具,曾经在这条道路上往来频繁。彭阳古城地处军事要冲和丝绸之路要道之上,在这里设置县城,战时可以扼制茹河道,和平时期可以掌控丝绸之路的过往商旅,查验文碟等。
西壕古城位于镇原县孟坝镇西壕行政村吴沟畎自然村向北200米的塬边上(即西壕街道北侧)。东至鱼梁梁,西至学校,北临西壕沟,南连公路。本次调查时城址南北长约280米,东西长约280米,面积近8万平方米。此城平面呈正方形,地势平坦,城墙保存较好,均为黄土夯筑而成,门向破坏不清。现残存东侧城墙长260米,底宽7-8米,顶宽2-5米,夯层厚0.12--0.20米,壕宽约20米,深6米;东北角有角墩,方顶内凹,顶部边长4米,残高10米,保存较完整;西侧城墙破坏呈土垄状,断断续续,紧邻深沟;南侧城墙修街道破坏只剩墙基,断面文化层丰富;北侧城墙长150米,底宽6-8米,顶宽3-5米,夯层厚0.10--0.20米,顶部凹凸不平,墙中间有18米的壑口,可能是城门,城壕宽约20米,深6米,城墙上有女墙高1米,宽0.8米,坍塌呈锯齿状;东西、东南、西南角墩,保存一般。古城被新农村建设和新修砖瓦厂取土破坏严重,修砖瓦厂时出土成套耀州窑瓷器。采集到标本有瓜棱形白釉瓷碗、耀州窑豆青瓷碟、明、清青花瓷碗等器物残片。同时出土有宋代熙宁重宝、政和通宝、崇宁重宝、大观通宝、乾道元宝,金代正隆元宝,隋五铢等铜钱。调查时,在此城南侧紧依还有一座古城,虽然城墙破坏无存,但出土唐代遗物特别多,农民种地砖瓦残片满地,相传唐朝时候这里是一座城池,即西壕古城,据说是唐时武则天之子----驴头太子的封地。《辑志》载:“县北六十里,宋为寨城,今存。明于此置镇,今移集与孟坝镇。”《元丰九域志》:“州北四十里。今孟坝镇西壕行政村。”由此可知,此城为宋代遗存,延续时间比较长,是北宋原州临泾县管辖五寨之一----西壕寨。
柳州古城位于三岔镇石咀行政村向东100米的柳州自然村茹河南岸上。东接十八岘,南依柳州城山,西邻石咀自然村,北临蒲河。本次调查城址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此城呈不规则形,依山势而就,现已破坏严重,仅残存东北角墙长50余米,东南侧残存城墙长80米,城墙高2-5米左右,宽5--9米,夯层厚0.15--0.18米,其余城墙破坏无存。此城东、西、北临河、南依山,东、西、北两侧削成距河床和地面高15-20米的崖面,横插在蒲河川,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另外在紧邻城的东南面山上发现一座宋代烽火台,当地俗称二郎山烽火台,地处山巅,古城尽收眼底。遗址内随处可拣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红陶钵、夹砂粗绳纹红陶罐,耀州窑豆青刻花、白釉印花、黑釉等残片,曾出土大量耀州窑青釉刻花、印花瓷碟、碗,宋代铜钱、石磨盘等器物,也发现大量石块砖瓦、石门墩等建筑构件。其中石门墩长120厘米,高60厘米,宽50厘米。上世纪七十年代309国道从城中间经过,把城分成两半,文化层厚1-2米。《宋史·地理志》载:“庆历中置,西即熟户。”《宋史·兵志》载:“蕃兵县籍内属诸部落堡寨者谓之熟户,余谓之生户。”《宋史·宋琪传》称:“入州城者谓之熟户,局深山僻远横过寇略者谓之生户。明珠、灭藏、康奴等族北绥宁寨。”《辑志》载:“旧名原,领耳垛城一寨。”《辑志》载:“县北八十里(今镇原县三岔镇与方山乡交界处的清水河桥西),即十八岘地所谓柳泉城。宋时属羌,撒捕渴叛寇原州柳泉镇、环州鹁鸽泉寨,梧州刺史杜澄,内殿崇班赵世隆战殁即此。宋为镇,今废,城尚存,俗讹为柳州城”。
从以上文献资料说明,熟户即属羌也,说明属羌明珠、灭藏、康奴三族居住于此地,此地正好位于原州、环庆、庆州三交的原州一侧。就是今天镇原县北八十里、今十八岘地,即柳泉镇、古名鹁鸽原。因他们有兵数万,那么族人必然众多,居住当在环县、镇原、固原以及庆城相交界的广大地区。这里深居深山,崾岘繁多,地形险要,交通不便,依山傍河,取水方便,易守难攻,西北经过安家川和白家川可以直通西夏,是属羌明珠、灭藏、康奴三族选为部落中心的主要原因。(作者:王博文,甘肃镇原人,镇原县博物馆馆长、文博副研究员)
编辑:王瑾
投稿邮箱:zyxdwxcbgs@163.com
电话:0934-712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