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的手工刻章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门庭若市,直至后来的没落,它的盛衰也是整个时代变迁的缩影。
后街是浦江县城的步行街,一天到晚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然而,就在这闹市区,却有一方不为纷繁世事所困扰的清静之处——二鱼堂,承接各类手工艺术篆刻业务。何为二鱼?即八卦中的阴、阳二鱼,意为世间万物虽然千变万化却不离“阴阳和谐”之宗。
二鱼堂堂主便是浦江县刻章世家第五代传人周正,一把小小的刻字刀从太祖父周大忠、曾祖父周烈山、祖父周怀青、父亲周天福传到周正,已整整传了五代,历时三百余年。
周家的手工刻章从无到有,从蹒跚起步的初创阶段到门庭若市的鼎盛时期,再从门庭若市的鼎盛时期到后来门可罗雀的没落期,它的盛衰是整个时代变迁的缩影,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然而,不管时代如何更替、世事怎么变迁,不变的是刻章人淡定而自若的心态,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观念。
是的,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电脑刻章的兴起和手工图章的实用性逐渐淡化等原因,手工刻章生意清淡,周正便关掉原本在大街上的店铺,回到了位于后街的家中。此去经年,在长达六七年的时间里,周正几乎没有接过一单像样的生意,更谈不上有什么稳定的收入,用他父母的话说,那些年他就在家里“吃白食”。可他从不因为自己在家“吃白食”而烦恼,依然无忧无虑地把玩着那把小小的篆刻刀,并尝试着在玻璃、石板等不同材料上进行雕刻;篆刻之余,他喜欢练字、画画,喜欢看周易、练太极⋯⋯
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现代商品经济社会,这种超然物外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着实令人费解;他身处闹市却清心寡欲,朋友用七个字对他进行了充满诗意的概括——“大隐于市一‘谪仙’”,耐人寻味。
也许,正是这份不为利忧、不为利诱的清心寡欲,才是周家篆刻艺术得以传承和创新的内在动力。
周家刻字店是浦江县最早的老字号之一,始创人是周正的太祖父周大忠。纵观我国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玺印即包括在“金石”里。玺印的起源或说商代,或说殷代,至今尚无定论。
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作为通知人民的工具。到了17—18世纪的清朝,篆刻艺术得到蓬勃发展。也就在清朝年间,周正的太祖父周大忠从诸暨老家迁居浦江县城。为养家糊口,周大忠学会了刻章、油漆、塑菩萨等民间手艺,尤以手工刻章为长,并传给了他的儿子周烈山,周烈山再传给其儿子周怀青,周怀青把这门手艺传给了他的儿子周天福。
周正的父亲周天福,今年79岁,说起刻章他不由得感慨万千。他说,浦江民间有句俗话叫“家贫出艺”,他家世代刻章完全是为了谋生。因为家境困难,周天福没有上过学,也不认识很多字,从12岁开始跟父亲周怀青学刻章。
学刻章的第一步就是写反字,即把字反着写,而且必须学会宋体、楷书、行书、隶书等各种字体,练的时间长了,脑子里全是反字。刚开始时,周天福只是在印章上写字,父亲周怀青主要是刻字,慢慢的,周天福也能像父亲那样既能写又能刻了。不仅要能写会刻,而且必须学会取材,印章的材料绝大部分是天然的,如象牙、牛角、木材、石头等,尤其是木刻章,从选料、浸泡、去树胶、阴干、切型、挑章等各道工序都有讲究;象牙、牛角和一些木材,一定要放置2年以上,那样做出来的章才不会变形。在他家里,至今还保留着解放前的木材。
除了选择印章的材料和把握取材的工序,刻章工具、刀法的应用也很重要。不同的印章材料对刻章的工具和刀法也有不同要求,所以必须根据刻章的材料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刻刀和刀法,如牛角、石头等都属于质地比较坚硬的材料,其刻刀和刀法可以相同;但是木材、橡皮、塑料等比较软的材料,就必须选择与硬材料不同的刻刀和刀法。
在周天福的记忆里,刻章生意最好的时候是刚改革开放那些年。“那个时候,每家每户都备有几个私章,什么都靠它。它的重要程度相当于身份证。”周天福回想起30多年前的情景,仍深有感触。那时私章就是身份的象征,领各种“票据”、考大学、领工资统统用私章代替签名;同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下海经商、办厂的人越来越多,各种企业用章和单位的公章需求量很大。
当时,整个浦江县城从事手工刻章行业的人很多,手工刻章摊子遍布寻常巷陌,其中还有许多流动刻章摊。那时刻一个私章的价格是两三毛钱,无论是有文化的人,还是没文化的人都刻有一方私章,带着私章出门办事很方便。那时候,周家的手工刻章生意很好,上门要求刻章的人络绎不绝,有时为了赶时间,一大早起床开工,一直忙到晚上一点多钟才睡觉,每天的睡眠时间少得可怜。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电脑刻章逐步取代了费时长、成本高的手工刻章,手工图章渐渐淡出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于是,周家关掉了原本在人民东路的手工刻章店铺,回到了位于后街的家中。
周家刻章的第五代传人周正是个特别的人物,用他父亲周天福的话说:“笨”。周正初中毕业,18岁时跟着父亲学刻章,当时和他一起学的还有他妹妹,父亲常常把他和妹妹刻的章进行比较,妹妹刻的章深度和光洁度好,很受顾客欢迎,而他刻的章无论是深度还是光洁度都比不上妹妹,为此父亲老嫌他笨。而周正却不这么认为,他总觉得刻章不应该仅仅是呆板的刻字,不能因为偏重实用功能而忽略其艺术功能和审美效果。就是因为他对刻章的理解和追求不同,才导致了与父辈不同的风格,周家祖祖辈辈看重的是实用章,而周正看重的是艺术章。
为了追求刻章的艺术效果,周正买来各种各样的字帖开始自学书法,每天一有空就练习书法,不管严寒酷暑从不间断,尤其是在酷热的夏天,一练就是三四个小时,有时入了神,汗流浃背竟浑然不觉。他不仅自学书法,还潜心学画,用艺术素养为他从事的艺术刻章奠定基础。
事实证明,周正的选择是正确的。上世纪90年代末,刻章的实用功能逐渐削弱,手工刻章行业曾一度沉寂。而近年来艺术章却受到广大书画爱好者的青睐,许多人纷纷上门求购,还有的人上门请他雕刻艺术匾额。
一把刻字刀,传承三百年。周正——这个在父亲眼里有点“笨”的传人,给周家的古老行当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不仅赋予周家传统刻章以艺术生命,还独创了板刻艺术,即用篆刻手法和工具在木板上雕刻人物肖像、国画山水等,这种板雕既有篆刻的韵味,又有版画的效果,而且比篆刻有神、比版画生动。
周正的妹妹周荷英,72年出生于刻印世家(四代传承)。耳濡目染,工作之余随父、兄学习金石书画。在传承和借鉴中积累了一些创作经验,除竹木印章外,更在文玩和茶席制作中融入书画金石的元素,并少有成绩。
从周家出来天色渐暗。浑然不觉耳旁后街上扩音喇叭的“清仓”叫卖和人来人往的喧嚣,只有这散着一点岁月印痕的温情小宅竟使我心生羡意,流连忘返。
现在,二鱼堂加入了我们的双井房文创艺术馆,欢迎大家去体验。
浦江青年创客联盟是一群兴趣相投的创客们的聚集平台,是青年创客们最喜爱的交流平台,由第伍生产队与一批知名创客志愿发起组建, 政府予以鼓励,从创客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让创业者免走或少走弯路的平台。
我们的服务宗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我们的核心理念:跨界碰撞、协作创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当下我们浦江青年创客联盟已经汇聚了一群创客疯子,他们有优秀的企业家,有各行业顶尖的技术专家,还有海归派成功创业者,如果你想加入我们就赶紧联系我们吧,让我们共同携手推动浦江青年创客联盟的发展!
扫一扫,关注我们
浦江青年创客联盟,感谢你的关注。
您的分享转发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①新浪微博浦江青年创客联盟 和 腾讯微博浦江青年创客联盟 欢迎关注
②我们的QQ号:1308685209
每天速递浦江青年创客联盟时事新闻,创客旅游基地的趣事。我们有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把您的意见直接在微信里回复,我们会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