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宗教文化】108不仅仅是数字?藏传佛教中的念珠文化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念珠乃念佛时计数之用,是功德、佛性、慈悲、善良、吉祥、圆满、佛心的表征,除了可以提醒自己不做坏事外,也是美好的装饰。它是念佛、菩萨名号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法具。



1念珠的由来


       驻锡在灵鹫山说法,附近有一个弱小的国家,经常受到邻国的侵凌,加以国内瘟疫流行,内忧外患,人民非常苦恼,国王更是忧心忡忡。


       有一天,国王悄悄地来顶礼,请求告诉他如何修行才能脱离苦恼。


       于是将108颗木患子串成一环,教国王从这环木患子的一头拨起,每拨一颗木患子,从心里念一声佛号,周而复始,一直念到二十万遍的时候,身心不乱,自然安乐。


       将这串念珠亲手授给国王,国王欢喜纳受。回到王宫后,马上依样做了千串的念珠,分赠六亲眷属及人民,国王每天手不离数珠,诚心念佛,大街小巷也可以看到持珠诚心念佛的人。经过一段时日后,不可思议地,国境渐渐安定,瘟疫也不再流行了,国王从此更是精进向道,全国洋溢着一股安详和平的气氛。



      ,就教他用木槵子树(菩提树的一种)的种子穿成珠串,持佛名号消除烦恼。


       我国有关念珠的记载是《续高僧传》说隋唐时代的道绰大师,教人们拿着念珠持诵三宝名号。念珠,有人称为“拴马索”,隐喻人心如狂奔野马,杂念纷飞,刹那不停,手掐念珠以遏制妄念。所以修行者都蓄有念珠作为必备法物。尤其念珠以修净土念佛法门和修密持咒最所常用,手持念珠随时诵念以增定力、以生智慧,念佛持咒要历历分明,身心专注。一颗颗的念珠,用线串起来,是表示菩萨的种种殊胜功德。


       串珠中的一粒母珠是表示弥陀的无量寿无量光的意思。

       

       念珠虽然是串起来的,但也可以分开和断绝,这表示以菩萨的种种殊胜功德来断除我们种种烦恼。环形圆润,象征菩萨的圆满正果。


       这就是念珠的由来。


2念珠的数目


       念珠有一定的数目,而且每一个数字都有它特定的含意。一种说法是早期比丘串环30颗,黑白相间,用于记日,108颗主要是摧破百八烦恼,据讲人的六根各有6种烦恼,合为36,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形成百八烦恼。


       1080颗表示百八三昧各具百八三昧或金刚界108尊中各具108尊,54颗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等54位,四十二颗表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42位,27颗表示十八学人与九无学,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及佛果,14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



       念珠之颗数,诸经所载不一,略举较常见之用法:


       (一) 木患子经作108颗。

       (二) 陀罗尼集经卷二作数珠法相品举出108、54、42、21颗等4种。

       (三) 数珠功德经亦举出四种,即108、54、27、14颗等。

       (四)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以1080颗为上品,108颗为最胜,54颗为中品,27颗为下品。

       (五) 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谓上品108颗,中品54颗,下品27颗,最上品1080颗。此外,另有36颗、18颗。上记之中,以使用108颗为最普遍。



       使用颗数之不同,所代表之意义亦有分别:


       (一) 108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百八烦恼。

       (二) 54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五十四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三) 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四) 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27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五) 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21位。

       (六) 14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

       (七) 1080颗,表示十界各具有108,故共成1080。

       (八) 36颗与18颗之意义,一般认为与108颗相同,便于携带,遂3分108为36或6分为18,而非别有深义。然上记颗数与表征意义之差别,仅系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赋予之配合,而非源自原典经文所举示者。


       由上所述,可知数珠的颗数,应以108颗为其基本数。


       不过《陀罗尼集经》所说的42及其减半的21,当另有别说。后世认为此等颗数,皆各有象征意义。


3念珠的材料


       念珠的材料有很多种,有金制、银制、赤铜制、水晶制、珊瑚制、玻璃制、木制、木子等,常见的有天台菩提、仿菩提、草菩提、檀香、仿大理石、珊瑚、玛瑙、玉、水晶、琥珀、凤眼菩提、金刚菩提、星月菩提等。


有关念珠之材料,诸经所载,种类繁多



       (一) 陀罗尼集经卷二列举金、银、赤铜、水晶、木患子、菩提子、莲花子等7种。

       (二)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举出菩提子、金刚子、真珠、莲花子、金银诸宝及以上诸材和合等6种。

       (三)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列举香木、俞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此外,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金刚顶瑜伽念珠经、苏悉地羯啰经卷中供养次第法品、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除障分品等,则分别列举10、11、12、14等种类。 念珠常附加母珠、数取、记子、记子留等,若以一百零八颗串成之念珠而言,所附加之母珠有一颗及2颗2种,母珠又称达磨珠。数取又称四天珠,乃附加于108颗中间之4颗小隔珠。密教之念珠,通常于第7颗(自母珠开始算)与第21颗之后插入数取。记子又称弟子珠,一般有10颗、20颗或40颗,系串于母珠之另一端,以10颗为一小串,表示十波罗蜜,捻珠念佛满108遍时即拨动一记子以为计数。若记子之上部另附上透明之小珠(多为水晶所成),则称助明、净明、维摩、补处菩萨。



       记子留指每串记子之末端所附之珠。据金刚顶瑜伽念珠经载,诸珠表示观音,母珠表示无量寿或修行成满之佛果,故捻珠至母珠时,不得越过,须逆向而还,否则即犯越法罪。


4拿念珠的方法


       将念珠展开,右手四指下托,念佛或持咒时,从母珠(最大的那一粒,也称佛头)旁的第一珠起,母指下掐,一句一珠,或一咒一珠,掐起到母珠时,应即刻由左向内转过头来,再从母珠旁的第一珠掐起,千万不要跨越或直掐而过母珠。经云:“不应越母珠,蓦过越法罪。”“因绳线表观音,母珠表弥陀也。”


       使用念珠的规定:


       掐捻念珠而诵咒念佛,能产生诸种功德。据木患子经载,若念诵(佛)、达磨(法)、僧伽(僧)之名,满20万遍,而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则命终之后,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而得,常安乐行。另据陀罗尼集经卷二作数珠法相品载,若以金、银、赤铜、水晶等诸宝物所成之念珠,掐之诵咒、诵经、念佛,当得十种波罗蜜之功德满足,现身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佛无上之觉智)之果。



       此外,由所用念珠材料之不同,所获功德亦有异说。陀罗尼集经谓各种念珠中,以水晶之功德为第一。


       摄真实经卷下建立道场发愿品则谓,香木之念珠,得一分之福,俞石、铜、铁等,得二分福,水晶、真珠,得一俱胝分,莲花子、金刚子,得二俱胝分,间错种种诸宝及菩提子念珠,于诸功德中最为殊胜,得无量无边不可说之福德。此外,守护经、数珠功德经、瑜伽念珠经等亦皆以菩提子之功德为最殊胜。


       于密教中,正念诵等盛仪修法时所用之念珠与平常所持用者有所区别。,念诵既毕,于掌中蟠妥,顶戴发愿,其后则连同金刚杵等法器置于宝筥中或银盘上,不得与日常生活随身携行者相混用。另以材料而言,,前者多以水晶所成,若以纯水晶所成之念珠,称为装束念珠,特用于盛仪中。此外,交杂少数其他材料而成者,则称半装束念珠。


       又依三部(胎藏界)、五部(金刚界)之别,所用之念珠亦有定规。以三部而言,据苏悉地羯啰经之说,佛部用菩提子,观音部(莲华部)用莲花子,金刚部用噜梛啰叉子之念珠。以五部而言,据守护经、瑜伽念珠经等之说,佛部用菩提子,金刚部用金刚子,宝部用金、银、琉璃等诸宝,莲华部用莲花子,羯磨部用种种材料和合而成之念珠。于各部之中,持用念珠之部位亦有顶髻、身、颈、臂等之分别。


       此外,密教经典对掐捻念珠之指法亦有详细之记载,以五部而言,据摄真实经载,于佛部,应以右手拇指与食指掐之,于金刚部,以右手拇指与中指,于宝部,以右手拇指与无名指,于莲华部,以右手拇指与小指,于羯磨部,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合捻之。以三部而言,据苏悉地经载,于佛部,以右手拇指与无名指之指尖相合,中指与小指直立,食指略屈附于中指中节以掐之,于莲华部,拇指与中指指尖相合,舒展其余三指而掐之,于金刚部,拇指与食指指尖相合,舒展其余三指而掐之。于密教诸尊中,手持念珠者颇多,如胎藏界外金刚部之火天、准提佛母、千手观音等皆是,其中千手观音系于其右方之一手持执念珠,称为数珠手。



       挂珠通常是指108粒以上可以挂在颈项上的念珠。使用挂珠很有讲究,通常出家人之中,只有住持、长老、,或者出家受戒十年以上的师父才可挂珠子。念珠的须子,如果是当家师,须子挂在右边;知客须子挂在左边,主持大和尚须广挂在背后,称为拖珠。在家居士是绝对不可以挂念珠的。念珠挂在颈上挂一圈,如果手上拿着一定要是两圈,如放在台案上,一定要放三圈,才合规矩。念珠是修行的工具,念佛、持咒存乎一心。“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佛珠的数量、构造和质料都只是助道的助缘,不可过于着相和执着:“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系诸佛,珠可助道。


图文来源:中国甘孜

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后台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查看全文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