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才新购进放养的鱼儿死亡而造成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因鱼体受伤续染伤病死鱼的,也有非外伤死亡原因(比如水质消毒后毒性未消失完、鱼儿精疲力竭而活力衰弱等)而造成死鱼事故损失的。经分析,有以下五种原因死鱼及防控方法。
一、水体酸碱度不适
一般鱼类适宜的水体pH值为6.5~8.5,虽然在6.0~9.0范围内也可生存,但容易染病或慢(隐)性中毒,而对鱼儿造成不适。
新建鱼池有些用水泥浇铸,池水在未经淹水浸泡或才修好就投放鱼儿的情况下,其pH值可达9.6或更高,所以,新池建好后应在半月后或者应加水浸泡7~10天后换掉浸泡水,重新注入新水后放鱼。
在老池塘经过药物清塘消毒后,其药(毒)性没能完全消失掉,也会造成鱼儿不适,因此,用药物清塘消毒的,必须按照相应的药(毒)性消失期(7-10天甚至半个月,依量而定)后才能投放鱼儿。
另一方面,老旧鱼池的淤泥腐殖质较丰富,可造成池水成酸性,如果不进行酸碱综合性消毒,也是不适合放养鱼种的,应采取生石灰带水消毒(1米水深)120~150千克/亩,7~8天后才能放鱼。
此外,对pH值为8.5或以上的偏碱性鱼池,据有人经验,可全池泼洒0.5克/米3的硫酸铜,pH值会有所下降,可满足需及时进鱼的特殊情况。
二、长途运输疲惫
如果购进鱼儿是长途运输而来,且运输方法和技术措施不当甚至本身是病鱼弱体,导致运输后已疲惫不堪,机体损伤过重,加上新水域环境改变,pH值、水温等因素与原水域环境差别较大,极易造成大批死亡。
这时,就不能按照"下池前鱼体消毒"的方法来处理了,因为如此会使本已疲惫不堪的鱼儿再一次经受消毒药物的刺激,可加速造成大批甚至全部鱼儿死亡。
因此,对购进的鱼儿在运输上应该制定周密的计划、选择科学的方法,找质量信得过的养鱼场购买,最好不要远距离运输,尽量避免过度损伤,运输过程中应把握正确的运输常识,装鱼密度不能过大,到达目的地后,及时检测放养水体水质、水温等条件是否相符,并且视鱼的健康状况来确定是否要立即鱼体消毒,建议可先让鱼儿下塘,待鱼儿体质恢复正常后再全池消毒,虽然用药量会增大,但安全性会提高很多。
三、带病进入
由于鱼病具有地区性、阶段性、品种间隔性,同时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的特点,所以,即使专业人士在购买时也难以发现,加上各地的水产品检疫工作开展滞后。因此,本来养殖地没有的鱼病,到购买地购买鱼种时,通过鱼体、水体可带进新的病原体。
一旦病原体的繁殖条件成熟,疾病可在养殖区迅速暴发。各地鱼病流行有其重点,有些地区的鱼线虫多,有些地区的鱼绦虫多,有些地区的鱼鼓眼病多,所以调进鱼儿时,需要了解进鱼渠道和方向,预先做到侧重防范,要求卖鱼方在出鱼前最好施药防治一下更为妥当。
四、水域不合应激性反应
有时即使运输方式科学、放养时水域水质测量相符,而放鱼后也会出现大批死亡,且无明显特征病灶,一般认为是鱼儿产生了应激反应,当环境突然改变,新进的鱼儿不适应新的水域环境,而造成死亡。
多发生在购进水域与养殖地水域不符,比如:池塘培育的鱼种进到网箱或稻田中养殖,网箱培育的鱼种进到池塘或稻田中养殖,稻田培育的鱼种进到池塘或网箱中养殖等,都有可能发生应激反应。以池塘培育的鱼种引进到网箱中养殖最易发生。
在放养前(出塘前)和放养后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抗过敏、抗应激或具有镇静性的药物,如三宝高稳C+泼洒姜,据说都有一定预防和减轻过敏反应的作用。
五、放养密度过大
新进的鱼儿应有科学的放养量,根据水域大小确定适度的鱼的数量,如果放入超出几倍的投放量,必然造成鱼儿的低溶氧综合症甚至浮头缺氧死亡,即使一部分虽然短期内尚能成活,但也会引起鱼的体质下降,难免会随后同样会造成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