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电影剧本老孔垅街坊忆事(55)做棉花苗的营养钵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此著作已公证抄袭必究)

      谨以此书——献给永远长眠于地下的父亲

      献给健在的兄弟姐妹和所有的乡亲

      

       老街是一本发黄的线装书,

       写着我半个世纪的沧桑和老家的昨天……

                   ---题记


      我永远忘不掉我小时住过的那条千年古镇孔垅街,从出生开始我就在那里住,一直住了四十年。应该说,我半辈子的时光都在那里度过的。

      小时候住的那条街道并不宽,大约也就三、四丈来宽吧。街道的两侧都是一排排青砖为墙、青瓦起脊、门口上着铺板的列架式房子。再加上街道两旁还栽有杨、柳、槐、榆等各种杂树,就使这条街尤其是春夏秋三季在树荫的掩映显得愈加幽静。我家就在这条街的中段住,恰好到我家这里大门就向里缩进了一块,使街道的半边忽然宽敞了起来。院子的门口还长了一棵大如巨伞的老杨树。老杨树一搂多粗的下部躯干早已朽空,里边水缸粗的空洞能钻进人去,还能从房子高的树杈的出口爬出来。

      我家的对门是一个吴福茂糕饼坊大院,大院的门口恰好也凹进了一块,街道中间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广场,再加上我家门口的大杨树遮阴挡阳,这里自然就成了人们无冬历夏在一起聚集说古论今的好地方。于是好热闹的我和小伙伴们也就常常也跟着聚在这里,因而糕饼坊门口两侧的石狮子和我家门口的大杨树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儿时的我们时常窜上跳下的乐园。

      然而,最让我心仪的还不止这些,我还有一种兴趣就是喜欢看热闹,尤其是爱看街上的热闹。那时在这条不宽的街上,时常有卖艺的和小商小贩来去驻足,行业不一吆喝和叫卖的形式也千变万化。这些当时社会的人间百态。至今还漫画般的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时常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

      都说人到老了的时候喜欢忆旧,我现在也是有一种嗜好就是喜欢回忆起儿时的趣事和年代已久的事情,看来我真的有些老了。所以,趁我还没十分老透,趁我的思维还算清晰,就用现代的键盘来敲打我旧时的记忆,把我儿时认为有趣的事情简单的记述下来,不是为了传承怀旧,只是作为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纪念,也为来者留下一幅可参考的都市民俗图景。

      今天早上看到新浪网上独立摄影师林克拍自大凉山的一组照片,那似曾相识情景又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这不是我们童年时的情景吗? 2020年我们要建成小康社会,可千万不要忘记了那大山深处的人们!贫困依然是我们这一代人挥之不去的梦魇,它依然撩拨着我们脆弱的魂灵。从历史的眼光看,我们幼时的贫困本可以避免,但历史总是和现实开玩笑。看了这一组照片后,我在想少喊一些诸如“崛起”、“飞跃”、“跨越”之类的语言,还是多一些实干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历史的教训不谓不深刻。


         麦子收割前,麦垄下,已经套种下了棉花苗。嫩嫩的棉花苗躲在浓密的麦秆下面,就像一个人把头捂在被子里睡觉,一定十分渴望畅快地呼吸新鲜地空气和见到阳光和雨露吧。不过好在麦子马上就要收割了。不过,割麦子、打麦捆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踩到棉花苗。万一不小心踩倒一棵,赶快用手去将踩倒的棉花苗扶正,是无济于事的,一松手,它就又倒下去了。只有从棉花苗长得密集的地方移来一棵栽上。


        种棉花实在是一件十分细致的农活儿,工序十分复杂。从春天做棉花苗的营养钵开始,一直到深秋将轧好的皮棉卖掉,这半年的时间,人们是没有一天可以休息的。简略地说,大约有以下几道工序吧。


         做营养钵。营养钵用土做成,形状和大小和玻璃杯相似,上方有一个圆形的小窝,用来放棉籽。做营养钵的土是上好的细土,拌上肥料。做营养钵的器具,是一个铁制的家伙,形状和原理和做蜂窝煤一样。做营养钵一般是妇女的活。已经是晚春的天气了,太阳像睡醒了的孩子,开始显露出它的活力了,妇女们做着做着,脸上就开始冒汗,有的还脱了她们身上的棉袄。做好的营养钵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稻场上,满怀期待的样子。


        选种。农历阳春三月,选棉种。精选的棉籽,和稻草的火灰一起加水搅拌,堆在稻场上,


      下种。每一个营养钵的小窝里,放两三粒拌好的棉籽,然后盖上土。最后还要盖上尼龙薄膜。


     洒水。每天要掀开罩在营养钵上的薄膜,用喷壶洒水,然后再盖上薄膜,让棉籽在薄膜做成的温室里快快发芽。透过薄膜,可以看见薄膜里面蒸腾的水汽。过几天,棉花的嫩苗就破土而出了。棉花苗将在营养钵里读过大约一个月的童年期。


       移栽。小麦收割前不久,棉花苗已经长到三四寸长了。这时候,它将会和营养钵一起,被移栽到田里。棉花的少年时期开始了。


     施肥,浇水。棉花的少年时期,正赶上盛夏,这期间,他要被无数次地浇水、施肥,才能保证不被太阳晒死。男人们到田边的水塘里用粪桶把水挑到田里,水里化几把化肥,然后由妇女们用小瓢浇到棉苗的根部。干旱的天气里,水塘里的水常常会被挑干。


     薅草。杂草永远比庄稼长得快。浇水施肥之外,棉花田里总有永远薅不完的杂草。站在东港的河堤上,总可以看见棉花田里有弯着腰薅草的妇女。


        掐顶、剪枝。棉花长到半人高的时候,需要掐顶,以防止棉花疯长消耗不必要的养料。剪枝是腰剪掉不结棉桃的棉枝,以免这些不结棉桃的棉枝夺走了过多的养分。


        捡棉花。棉花会在初秋开放,一直开到深秋。腰间系一个挂篓,随时把捡来的棉花装进篓里,等到捡满一篓,就倒到田头的花包里。捡棉花实在是一件枯燥至极的活儿,望着长长的田垄,真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迷茫。


       晒棉花。比起捡棉花来说,晒棉花是一件有有趣的事。稻场上会用砖砌起几道小半人高的矮墙,在矮墙上放上用竹子或芦苇编成的“薄子”,棉花就铺在“薄子”上面晾晒。小孩子们就在这些“薄子”下面爬来爬去,做着游戏。钻到这些“薄子”下面去的时候,我觉得这里面是一个和外面世界不同的奇异世界。


       择棉花。晒棉花的时候,妇女们就会一字排开,坐在“薄子”旁边择棉花。择棉花,主要是择出棉花里面的烂棉花和干枯的棉花叶,这样加工出来的皮棉,才能在镇里的棉花采购站卖出好价钱。不过,大部分择棉花的时间是安排在,因为雨天不能到田里劳动,人们便只有坐在室内择棉花了。分田到户之前,人们坐在生产队的仓库里择棉花,分田到户之后,人们就坐在各自的家里择棉花了。


        轧棉花。择好的棉花,会用挑到大队的棉花加工厂里去轧成皮棉。这大概是整个种棉工序里最愉快的工作了。看到轧棉机就吐出雪白的皮棉和灰色的棉籽,想到皮棉挑到镇上的采购站去卖钱,棉籽将会被榨成食油,一年的辛苦即将变成钱粮,人们的心里一定是充满了喜悦吧。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 加WO微信:yszw66   )

【个性签名】《电视剧本就是这样炼成的》故事加故事,一集一集就成了电视剧。如果学习写剧本,那么最好写自己的事情,不要改写别人的材料。一个人写,不要合作。这样你们会学到很多东西,酬劳就是经验。平生喜欢与文字为伍;还是会用那些笔战斗的;若这些年的回忆是糖,我想真的会甜的忧伤!在回望时,想着陈年旧事,像一杯烈酒灌满胸膛。天下真正做出事情的人们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诸葛亮心里恐怕是雪亮的,也晓得他总弄不出玩意来,然而,他却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叫“做人”。所以,成长一直是很多文学乃至电影表达的永恒主题。无论写什么,文人都是在蚕食自已的心血精魂。我的梦想:看三千部电影,拍摄并且剪2000部电影(视频),听1000个人的交响乐作品!看500个中外作家的作品!写一写生活中的故事、拍一拍生活中的照片、观察一下不同阶层的生活现状!

第193期影视之星:王强(我社以后每星期五发布影视之星推荐栏,每期二篇文章+作者简介与自述,欢迎大家关注我社微信公众平台官方订阅号:(yszw66)。



举报 | 1楼 回复